正文 第44章 明軍北伐順帝敗亡(2)(1 / 3)

劉福通起義後,南北各地的白蓮教徒紛紛起兵響應。同年8月,蕭縣(今安徽蕭縣西北)李二及老彭、趙君用等據徐州起義。李二,號芝麻李,由於饑荒,他家也隻剩一倉芝麻,他就將芝麻全部分給窮人,所以得綽號為芝麻李。當時河工大興,人心不安,芝麻李就與其社長商議說,潁上已經起兵,官軍對他們毫無辦法,我們也起兵吧!趙君用遂推薦城南老彭,說他勇悍有膽略。然後趙君用去找老彭,勸他起事,老彭問道,咱們起事有沒有芝麻李參加?君用說有他參加,於是老彭欣然而從,來見芝麻李,一共招集八人為首領,大家歃血而盟,當晚就偽裝成挑泥的河夫,乘機進入徐州城投宿,四人在城內,四人在城外。夜四更時分,城內四人燃起大火,火光衝天。城外也舉火響應,然後搶奪守門軍杖,衝入城內,內外呼噪,喊聲震天。城內居民很久都沒有見過舉兵打仗的場麵,一時驚懼。天亮時,他們豎起了大旗,開始募人從軍,很快就招集了十餘萬人。隨後,他們轉戰各地,徐州的屬縣全被起義軍攻下。

同月,蘄州羅田人徐壽輝舉兵起義,也以紅巾為號。徐壽輝體貌偉岸,以販布為業,往來於蘄、黃之間,在百姓中利用燒香拜佛組織起義隊伍。當初,袁州(江西宜春)慈化寺僧人彭瑩玉利用宗教進行鼓動宣傳,其徒弟周子旺進而聚眾起事,事發後,周子旺被捕殺,彭瑩玉逃走至淮西,藏匿於民家。後來黃州麻城人鄒普勝也利用他的方式聚眾起兵。他們遂與徐壽輝聯合,由於徐壽輝相貌出眾,就被推舉為王。其後沔陽陳友諒也參加了進來。9月,徐壽輝部攻陷蘄水縣及黃州路。衛王寬徹哥與其二子率領官軍前來鎮壓,被徐壽輝部將倪文俊打敗,衛王二子被俘獲。10月,徐壽輝以蘄水為都城,建立政權,國號天完,建元治平,以鄒普勝為太師,接著很快就占據了長江中掰地區。

12月,浙江黃岩人方國珍兵勢再起。方國珍世代以販鹽浮海為業,1348年時就率領數千人入海起兵反叛,奪取官府漕糧、船隻,攻打浙江沿海,曾擒獲元朝參政朵兒隻班,讓他上書朝廷為自己求官,元朝授予方國珍定國尉。方國珍反複無常,屢降屢叛,以求高官。他割據浙東二十餘年,後來投降了朱元璋。

此外,於1351年起兵的還有唐、鄧、南陽等地的布王三;均、房、襄陽等地的盂海馬。布王三即王權,攻占鄧州、南陽後,稱北鎖紅軍。盂海馬占領襄陽等地後稱南鎖紅軍。他們相互聯結,多達十多萬人。

1352年(至正十二年),徐壽輝及其部將歐普祥、項普略、彭瑩玉等分別攻取漢陽、武昌安陸府、沔陽、中興路(今江陵)、江州(今九江)、南康、嶽州、饒州(今波陽)、徽州、信州(今上饒)等地。此後,徐壽輝這支起義隊伍在湖北、湖南、江西以至福建一帶活動,給元朝南方政權以沉重打擊。

同年2月,安遠人郭子興聚眾數千人,自稱節製元帥,與孫德崖等人起義,攻克濠州(今安徽鳳陽)。郭子興兄弟三人,都能蓄殖資產,在鄉裏中稱為豪富。各地紛紛起兵之後,郭子興散其家財分與眾人,並殺牛置酒,結納壯士,建立了一支起義隊伍。

9月,元軍攻克徐州,芝麻李逃出後又被俘遇害,老彭、趙君用率領芝麻李餘部南下奔濠州,投附郭子興。

1253年,泰州白駒場人張士誠與弟士德、士信及呂伯升、呂珍等起兵攻泰州、高郵,以高郵為都城,建國號為大周,自稱誠王,年號天天祐。

幾年之間,各地以紅巾軍為主力的起義風暴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從四麵八方牽製著元朝的統治力量。

在這些起義隊伍當中,力量最強、發展最快的仍是劉福通領導的北方紅巾軍。1351-1354年,是北方紅巾軍發展壯大時期,自1355年開始,他們主動出擊,進一步擴大占領的範圍。1355年2月,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劉福通在亳州(安徽亳縣)迎立韓林兒稱帝,號小明王,以亳州為都城,國號大宋,改元龍鳳。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劉福通、羅文素為平章,劉六知樞密院事。劉福通以杜遵道專權為由,命甲士將其殺害,遂自為丞相。龍鳳政權的中央和地方機構基本上沿襲元朝製度。當時中原各地的紅巾軍都接受了龍鳳政權的領導。

元朝河南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魯等加強了對中原紅巾軍的進攻。他率領軍隊進駐長葛,與劉福通部交戰,結果被起義軍打敗,官軍奔潰。至9月,答失八都魯退至中牟,收集散卒,團結屯種部民,準備再戰。而起義軍也是緊追不舍,又去攻打官軍營壘,繳獲了大量的輜重。由於哈剌不花率兵來援,元軍才得以進駐汴京東南的青岡。12月,答失八都魯又調兵進討,在太康打敗劉福通部後,進圍亳州,小明王移居安豐(今安徽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