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寶,名瓊,齊州曆城人。大業年間,在隋將來護兒軍中任事。叔寶母親去世,來護兒派人去吊唁,軍吏奇怪,說:“士兵死亡以及家遭喪事的人很多,將軍未曾降身去慰問,為何獨獨吊唁叔寶家?”來護兒答道:“此人勇敢強悍,有誌氣節操,必然會取得富貴,豈能像對侍賤人那樣對待他。”
隋末群盜蜂起,秦叔寶隨從通守張須陀在下邳出擊盜賊統帥盧明月。賊軍的人數有十餘萬,張須陀所統軍隊才1萬人,力量不敵賊軍,於是在離賊軍六七裏的地方設營立柵,相持十餘天,糧食吃完將要退兵,張須陀對各將士說:“賊軍看到我們兵退卻,一定會輕易地來追我們。他們的大部隊出來後,營內空虛,如果僅用千人隊伍去偷襲,可獲得大勝利。但這誠然是十分危險的,誰能去呢?”沒有人回答,隻有秦叔寶與羅士信請求去行動。於是張須陀棄營而退逃,派他們兩人分別率領1000士兵埋伏在蘆葦中間。不久,盧明月果然派出幾乎全軍追來,秦叔寶與羅士信騎馬飛馳到敵人的營地,營門緊閉不能進去,兩人就偷偷爬過柵欄,到了敵人城樓上,拔去了旗幟,各殺死數人,敵營中大亂。秦叔寶、羅士信又斬死守關賊兵,打開城門,讓外麵隋兵可進入,接著放火焚燒了敵軍三十餘座營柵,煙焰彌漫天空。盧明月回軍來救,張須陀也回軍奮起追擊,大敗賊軍。盧明月帶數百人騎馬逃走,其餘都被俘虜。從此秦叔寶威名開始遠揚。
秦叔寶
又在沿海的彎曲處出擊孫宣雅,最先衝上去打敗了他。積前後多次功勳授官建節尉。隨從張須陀在滎陽進攻李密,打了敗仗,張須陀戰死,秦叔寶帶著剩餘士兵投奔裴仁基。剛好裴仁基獻虎牢關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叔寶大喜,任為驃騎將軍。李密在黎陽童山與宇文化及大戰,被流箭射中,從馬上跌下來,昏了過去。左右戰士已奔散,追兵將到,隻有秦叔寶單獨捍衛他,李密才避免被俘,秦叔寶又收集餘兵與敵人奮力作戰,宇文化及終於退兵。後來李密失敗,秦叔寶又被王世充所得,被任命為龍驤大將軍。秦叔寶鄙薄王世充,趁他出去抵抗官軍,到了九曲,就與程咬金、吳黑闥、牛進達等數十人騎馬向西奔馳百餘步,然後下馬拜辭王世充,說:“雖然承蒙您給我們特殊的禮遇,但我們不能事奉您,請就此告別。”王世充不敢追逼,於是投降官軍。
唐高祖命秦叔寶到秦王府去做事,太宗素來聽說他勇猛,對他十分優待禮敬。隨從秦王鎮守長春宮,拜官為馬軍總管。又隨從秦王出征美良川,打敗尉遲敬德,功勞要算他最多。高祖派使者嚐賜給他金瓶,慰勞他說:“卿不顧妻兒,遠來投我,又立功勞。朕的肉如果可以被卿所用,也當割下來賜給卿,何況女子、玉器、絹帛呢?卿應當努力自勉。”不久授官為秦王右三統軍。又隨從秦王在介休擊敗束金剛。隨從討伐王世充,常常擔任前鋒。太宗在虎牢關抵禦竇建德的時候,秦叔寶帶數十名精銳騎兵先攻陷敵人陣地。王世充被平定後,進封為翼國公。
秦叔寶每次隨從太宗征伐,敵人中有勇敢而武藝高強的將領或士兵,在陣上橫衝直闖,炫耀其武功的,太宗看了十分惱怒,總是命令秦叔寶去收拾他。秦叔寶接受命令後,立即跨上戰馬提著槍衝入陣中,必能在萬眾之中把他刺倒,使敵人的人馬退避,太宗因此更看重他,秦叔寶也為此頗為自負。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隨從太宗誅殺建成、元吉。此事結束後,拜官左武衛大將軍,賜給封邑七百戶。這以後常多疾病,於是對人說:“我從小就過戎馬生涯,共經過二百多次戰鬥,多次受重傷,估計我前後流的血也有數斛了,哪裏會不得病呢?”貞觀十二年去世,贈官徐州都督,陪葬在昭陵。太宗特別命令有關官府在他的墓內立石人石馬,以表彰他的戰鬥之功。十三年,改封胡國公。十七年,與長孫無忌等人的像都被畫在淩煙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