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壹 滅金之戰(1)(3 / 3)

成吉思汗生前在分封諸子諸弟時,分配給拖雷五個千戶的領地,並統轄中央兀魯思封地。在成吉思汗死後,拖雷繼承的領地封民計有二十萬戶,十二萬的精兵,而其他諸子諸弟隻幾千戶,即使作為大汗的窩闊台的封民也就五千戶。在兄弟間互相猜忌、拖雷又占據要津的情況下,窩闊台不得不小心謹慎。但是汗位的空缺不利於蒙古各部安定,更不利於遠未完成的征服戰爭。這時,作為成吉思汗謀士的耶律楚材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私下裏找到拖雷,要求拖雷明確表示放棄對汗位的爭奪。拖雷很爽快地答應了,並在“忽裏勒台大會”上主動推舉窩闊台為大汗,窩闊台以合法的形式得到了汗位。

成吉思汗在臨死之前指定了窩闊台為大汗的唯一候選人,同時他還指定在“忽裏勒台大會”正式選舉窩闊台為大汗之前,蒙古暫由拖雷來管理,拖雷做監國。成吉思汗死後,由於戰事很多,拖雷並沒有馬上召開“忽裏勒台大會”,一直拖了兩年。在這兩年的時間裏,以窩闊台和察合台為首的窩闊台係眼看著汗位空著卻坐不上,很是惱火,他們多次催促拖雷召開大會,對窩闊台的大汗之位予以確認。但是在拖雷治理蒙古兩年的時間裏,蒙古在凶猛地擴張,拖雷的領導才能得到了大多數蒙古貴族的認可,呼籲和擁護拖雷繼承大汗之位的貴族明顯多於窩闊台的支持者,因此蒙古貴族形成了勢同水火的兩大派係。窩闊台和拖雷這對親兄弟也就此結下了仇恨,尤其是窩闊台,對拖雷簡直是恨之入骨,但是在表麵上,在外人看來,兩個兄弟的感情還是很融洽的。兄弟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因為拖雷主持召開“忽裏勒台大會”,窩闊台登上汗位而結束,因為在窩闊台和窩闊台係的蒙古貴族眼裏,這個汗位被拖雷霸占了兩年,現在的汗位是拖雷用四十多天的時間說服了大多數支持他的蒙古貴族,才把汗位讓給了窩闊台。這對窩闊台來講是難以接受的,所以他把仇恨埋在了心裏,想方設法尋找機會除掉拖雷這個心頭之患。

窩闊台為什麼把拖雷視為心腹大患呢?原因有三:其一是拖雷比自己年輕將近二十歲,自己在百年之後,拖雷肯定還健在,到那時很難保證拖雷不再萌生做大汗的想法;其二是大部分貴族都屬於拖雷一派,自己能夠坐上大汗的位子,是拖雷係的貴族在拖雷的壓力下勉強同意的,拖雷的存在對於自己的汗位總是一個威脅;其三是拖雷深受成吉思汗的寵愛,成吉思汗在臨死之前將基業和大片的土地、軍隊交給他來管轄,現在拖雷的勢力明顯比自己強大,如果今後拖雷和他之間產生矛盾,刀兵相見的話,自己的勝算很小。基於這些考慮,窩闊台對拖雷起了殺心,但是他又不願意擔負殺弟的萬古罵名,所以他和他的謀士們經過長達四年的密謀,於1233年認為時機成熟,決定開始實施謀殺拖雷的計劃。

按照窩闊台的個性,自己成為大汗後就要消滅異己,但是拖雷畢竟是自己的親兄弟;自己的實力不如拖雷,如果貿然動手的話,失敗的很可能就是自己,所以他隱忍不發,其實是在尋找合適的機會。窩闊台的手下有一個薩滿巫師名叫烏圖哈喇,他經常為窩闊台出謀劃策,自然明白窩闊台的心意,所以他向窩闊台獻策,讓拖雷帶領大軍向南討金伐宋,通過戰爭來削弱拖雷的軍事力量;對和拖雷一黨的貴族采取分化政策,對他們許以好處,把戰爭中得到的戰利品適當地送給這些貴族;對勢力比較強大的貴族采用結安答的辦法進行籠絡,待時機成熟再下手。窩闊台覺得巫師的話很有道理,就采納了巫師的計策依計而行。於是拖雷係中一些勢力小的貴族紛紛動搖,加入到窩闊台的陣營中。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拖雷在南方的作戰進展順利,實力非但沒有被削弱,反而大大增強了:拖雷把戰爭掠奪來的物資用於軍事裝備上,其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了;與此同時,草原上的很多蒙古青壯年都願意參加拖雷的隊伍。這樣的情況讓窩闊台始料不及、非常惱火。他把烏圖哈喇叫到麵前大罵了一通,意思是說,烏圖哈喇的計謀等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烏圖哈喇又給他獻上一條最毒的計策:讓窩闊台裝病,通知拖雷輕裝前來,說有遺言要交代,等拖雷前來,趁機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