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接受南下邀請/首都所在地不變

南京臨時政府的代表今日抵京,受到高規格的接待,士兵在街兩旁列隊歡迎。下午,他們到了袁世凱的官邸,遞交給他由孫中山簽署的正式的公文,即南京臨時政府一致選舉袁世凱為大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總統的決定,並熱情地邀請他赴南京宣誓就職。

代表團發言人、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在國外進行過教育體製的考察,是一個積極提倡改革的人。他作為一個學者得到了無上的尊崇。

袁世凱用一種自被選為總統以來就有的溫和、謙恭的態度回複代表團,說他不配坐這高位,表示決心盡心盡力回報國民之選。他認為立即離京恐有不便,但在正式接受職位後,隻要形勢允許,他將立即啟程赴南京宣誓就職。

袁世凱接受邀請去南京,除去了代表團一個巨大的難題,證明了他的誠心誠意。在離京前,他將與蔡元培商議聯合內閣之事。從南北兩個並存的內閣中選取總、次長比勸說他們在選舉後再接受職位要容易。國體將效法法國,將設一個總理,許多人希望唐紹儀接受這一職位。

袁世凱宣誓就職後將返回北京。我堅信,首都所在地不會變(譯者注:莫理循認為首都肯定是北京)。隻有一個比較小的黨派要求遷都,他們沒有考慮到遷都之後的各種困難,絲毫不管現在中國金融危機情況下飆升的物價。

貸款協定

外國貸款已重新開始貸給中國了。如果在總統就職前簽下貸款協議,協議就得由袁世凱和孫中山二人簽署。每個貸款都是國際性的,六國銀行團,不再是四國,都要分一杯羹。俄國和日本加入到英、法、德、美的四國銀行團中。這一狀況已得到英、法、德、美四國的同意,得到唐紹儀的認可。唐紹儀是秉承袁世凱的意旨進行談判的。

多項方案在商討中。計劃要遣散大量的軍隊,讓被遣散的士兵開展重建和墾殖工作。今天,希望的氣氛籠罩了北京城。關於貸款協議的談判進展得很順利,令人滿意。

1912年3月1日,星期五(2月29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