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鐵路今日開通,並舉行了盛大的儀式,我已發電報予以報道。這條線路的終點並非張家口,而是沿著蒙古草原的邊界西進,一直延伸至歸化城(譯者注:今呼和浩特),然後到達黃河沿岸的河口鎮,線路總長275英裏。去年對這條線路進行了勘查。京張鐵路是使用中國鐵路公司的盈餘、純粹由中國人修建的,其延長線也如是。因此,想要快速修建的話,資金就不敷使用。修築時間為七年,但是,如果資金充裕,僅需1/3的時間即可完成。

漢人定居者

沒有哪個民族具備漢人那麼強大的開發能力,他們在蒙古大草原的開發也如此明顯,沒有一地可與之相比。漢人正沿著幾百英裏寬的土地向北移民至蒙古大草原,其速度是每年4英裏。蒙古草原擋不住一個文明水準更高的民族和平的移民。他們帶來了勤勉的習慣、農具和農業技術。少量的遊牧蒙古人在那些未開墾的土地上牧羊,收入極少,現在幾千名漢人在那裏生活。遊牧生活方式在消失,已為農耕生活所替代。正在形成農村,開辦了學校,漢人文明全部介紹進來。看得出中國政府全力鼓勵這種農業開發。象征性地出點錢即可得到土地。給予農民以各種優惠,效果也是明顯的。因為耕種使土地保持了濕度,氣候狀況有所改善,天氣變暖,降雨增加。看來開發戈壁和鄂爾多斯沙漠已為時不遠了。京張鐵路以及計劃拓展到歸化城的鐵路線會使漢人在蒙古地區得到更多的鼓勵和幫助。

新鐵路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首次完全自建的鐵路,未曾得到外國資本的資助。中國也對其成就頗感自豪。新鐵路線從北京穿過北京平原,延伸至南口山口的腳下,從山口爬升,然後經過1712年地震的發生地懷來縣。鐵路從過去豐富的儲煤地經宣化市到張家口。可保證足夠的運載量。在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交通量通常很大,遠東景象之一就是長長的駱駝隊把蒙古的產品帶出,又把磚茶運入。過去在糟糕的戈壁灘走一趟需耗費四五天的時間。現在乘坐舒適的火車隻需幾小時即可。鐵路已使省內經濟繁榮起來。中國人渴望利用一切良機。各個火車站正在吸引著各村村民。中國的商店、客棧和茶館、雜貨店,以及旅社,像變魔術一樣拔地而起。

鐵路的技術情況如下:

京張鐵路靠中國鐵路公司的盈餘修建起來,有122英裏長,鐵軌為85磅重的標準規格。通過南口的四條隧道分別為1204英尺、150英尺、463英尺和3580英尺,是由工人手工鑿出的,隧道壁砌以石板。第一段隧道穿過居庸關附近的石灰岩層。居庸關始建於1345年,是一座富有曆史意義的拱門,上有用六種文字鐫刻的佛教真言。最後也是最長的隧道在長城腳下,有243英尺長。從山口腳下到這一隧道的距離是121英裏,落差1880英尺。有8英裏的鐵道坡度為1/30,火車要上山口,靠的是雙機牽引。工程師全部為中國人,總工程師為詹天佑先生,他是廣東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準會員,1878年畢業於耶魯大學。他在金達先生手下為中國鐵路公司工作多年。為他配備了優秀的助手——都是些從各省來的聰明、機智、自立能力強的年輕人。其中一位是鄺景陽先生,現在是粵漢鐵路廣東段的首席工程師,另一位顏先生(譯者注:可能是顏德慶),現在也是工程師,負責四川邊界湖北宜昌的鐵路修建。

1909年12月27日,星期五(26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