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地位
袁世凱自年初被開缺,就一直在其祖籍省份河南的衛輝府鄉下居住,過著平靜的生活。他身體健康,看上去比他被罷黜時年輕了十歲。他優哉遊哉地消磨著時光,由於許多朋友的支持而誌得意滿,那些朋友堅信他很快會重回政壇。現在人們普遍認為,由於毫無經驗的攝政王所為,帝國中最重要的政治家突遭罷黜,這是個愚蠢的錯誤,是缺乏愛國心之舉。報界曾對直隸總督袁世凱充滿敵意,並在其失勢時對他猛烈抨擊,現在則謹慎地為他返回官場而努力。輿論已向著對袁世凱有利的方向發展。國家迫切地需要他,但盡管他健康狀況良好,他肯定會表現出一副得體的不願意重返政壇的樣子。軍機處已提議起用他,但他禮貌地予以拒絕了。“足疾未愈”是罷黜他的理由,但在中國,每一個人都知道,那並非真實的原因。而袁世凱拒絕告別田園生活而複出的理由是“足疾未愈”,這也不是真實的理由。除非發生意外,全國人民都確定他能重新掌權。而他的複出將受到所有關心中國進步的人的歡迎。
人們也強烈渴望唐紹儀能被重新起用。他自從完成了重要的使美任務後,一直處於退休狀態。中國尚無一位專使像他那樣在國外表現出那般尊嚴和能力。他帶回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其意義大於以前任何一位中國的公使。而攝政王回報給他的,卻是將他免職,把他的報告束之高閣,這是繼罷黜袁世凱之後又一次毫無愛國心的、愚蠢的舉措。
滿人和漢人
中央政府從未像現在這樣急需增強力量,也從未像現在這樣在處理各省獨立方麵如此的懦弱。京城高官中,滿漢人數懸殊巨大是另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攝政王最近的政策極不明智,他試圖加強滿人的權力,結果卻適得其反。他分別任命兩個弟弟擔任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但這兩個年輕的親王均毫無經驗和能力,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因而引起了廣泛的不滿,受到報界異乎尋常的大肆抨擊。有謠傳說這一任命受到婦人的影響,人們認為皇帝背後實際掌權的是攝政王的繼母。攝政王的生母已經去世。在已故光緒皇帝,也就是他的哥哥去世後,其父的第二個妻子繼之成為握有大權的遺孀。她並不關心國家的福祉,卻利用其影響為自家謀利益。宮內女性成員反複幹政,以無知和無能引領國家的發展,這是擺在正努力推進改革的中國麵前的主要困境之一。直言不諱的禦史們已坦率地對此任命提出了批評。觀察這一愚蠢的策略如何繼續下去是饒有趣味的。
1909年10月15日,星期五(14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