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轄全國鐵路、電報、信件的郵傳部是所有部門中受到批評最多的一個。對鐵路管理不善的抱怨日漸增多,但即使是這樣的部門,當通過調整尚書人選來加強管理時,權力集中了起來,這個部門也允諾未來會好起來的。人們普遍渴望擴展鐵路線。民眾和政府都意識到,急需發展交通。電報也處於初始階段,管理是世界上最糟的,價格也是最貴的,但現在掌握在政府手中,這也是一種進步。政府已收購了私人手中的債券,但各省仍要為國家贖回鐵路而支付費用。比鄰兩省之間的電報費,每個字比我們橫貫印度發送的費用要貴20倍。與電報業務明顯不同的是,這裏的郵政工作比世界任何一地的都好。其郵寄費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其郵遞範圍之廣是現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學部由深諳舊學的學者張之洞領導。國家已完全廢除了舊的科舉製度。教育在進步,但在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方麵沒有任何舉動。人們渴望學習,但除了外國人管理的教會學校或大學,中國人的教學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國家沒有努力引進有能力的人。日本人首先花大價錢引進外國教師,其效果是,那裏的教育水平很高。但中國似乎認為,任何一位教師,隻要比學生的水平高,就是好老師。
由於篇幅所限,不可能把北京11個部的情況全部說明。總體而言,有一個弱點是顯而易見的,即中央政府滿漢高官的人數不成比例。這一狀況已受到重視,記者想要說明的是,一旦要調整中國政府中涉及這兩大民族的人事關係,肯定會偏袒人數少的那個民族。北京11個部15個高官中,9位是滿人,1位是蒙古人,5位是漢人。按照這一構成,11個次一級的官員中,7位滿人,1位蒙古人,3位漢人。另一個弱點是,外務部在各省的高官麵前顯得軟弱無力,無法使其政策在各省貫徹實施。他們向各省抱怨,但毫無用處。
1909年10月6日,星期三(5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