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中國及其內部事務(1 / 2)

1909年1月4日,星期日(1908年11月9日發)

在本報9月22日刊發的文章中,我闡述了當前中國與列強的關係。以下對北京主要各部的介紹,可助讀者更好地了解這個有趣國家的內部事務。

在陸軍大臣鐵良的領導下,陸軍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軍隊穩定且效率高,這種效率是與現在中國新型經濟的發展相互關聯的。槍支和大炮仍在進口,但數量與過去大量進口相比已經減少了不少。這些武器幾乎全部為德國造。緊張的經費也用於海軍——這是急需的改革,因為中國沒有海軍基地,雖然她現在正要建立一個;她沒有船塢,甚至連個浮動的船塢也沒有。她亦缺乏海軍軍官來充實自己的艦隊,隻有舊時水師的一些殘餘人員及在英國海軍培訓過的少數人員充點門麵。錢被節省出來用於這些方麵,而社會總的發展趨勢卻要求把錢花在多少可以增值的事業,特別是鐵路建設上。

度支部歸鎮國公載澤管理。他於1906年被派為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所提交的考察報告確立了未來中國立憲政府的基礎。度支部的財政措施還是中世紀的方式,注重結果,但不搞預算。現在主要的關注點是製止銀價大跌,調解各省解款以解決庚子賠款不足的問題。《辛醜條約》規定,海關銀一兩合英國貨幣3先令——現在合2先令6便士。今年貿易量和海關稅收的縮減增加了償付賠款的難度。原因在於不再征收鴉片煙稅。當前,解決這一損失的辦法是增多厘金關卡,但靠增加生意人的負擔,是自我毀滅。

中國以古老的方式管理財政的事有很多可寫之處。沒有為我們所理解的政治經濟學。不鼓勵出口。禁止大米、小麥和其他糧食出口,撤銷這一愚蠢的禁令對國家收入的增加隻有好處。

度支部還須應對貨幣的問題。它不允許外國幫助中國進行貨幣改革。貨幣混亂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最近的一道上諭承認,“中國的財政狀況處於混亂狀態,急需調整”。調整的措施卻加劇了混亂。但受前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影響(此人把中國搞得一團糟),於1908年10月5日發布的上諭,將國家標準幣值確定為一兩,以一盎司銀為補充。然而在某些方麵還是有進步的。全國均可見到鑄造的銀幣,幾乎取代了仍在國內流通的銀錠。各省在日本印製了無數的紙幣,但沒有相應的銀塊儲備。如果實施紙幣的話,可能導致省財政的崩潰,但是,這確實使金融流通便利了起來。另外,郵傳部把現代貨幣體製引到國內,是真正為國家作貢獻。

改定官製後最令人滿意的部門是民政部。尚書是肅親王,為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他渴望代表中國參加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但因某些原因,最後派遣了慶親王那放蕩的兒子,外務部(譯者注:應為農工商部)尚書(載振)前往。

市政發展在民政部的管轄範圍內。帝國各大城市幾乎都在進行著市政建設,各處都在改變,而北京的工作最引人注目。用碎石子鋪築了道路,排水設備得到改善,街道保持清潔,路邊的貨攤移進了室內市場。交通由身穿製服、受過訓練的警察指揮。近代公共建築、特別是新外交部大樓莊嚴堂皇。電燈、馬車和汽車取代了轎子、大車。在新式學堂裏,學生們穿著校服,每天做遊戲、練體操,每年開運動會。出現了公共閱覽室、講演所,與外國人交流,以前這是聞所未聞。出現了畫報、萬牲園。萬牲園美麗如畫,即使高官也願意和他們的妻兒驅車前往——一切都改變了,就如發展女子教育和禁絕鴉片那樣的顯著。中國人原有的生活被這些變化所改變。皇親國戚現在乘著西式馬車或汽車,穿過石子路,到外國飯店普通的餐廳裏,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們以國外的方式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