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荊軻的解釋,嬴政看了看鎮定自若的荊軻,又看了看渾身哆嗦不止的秦舞陽,若有所思地說:荊車引你拿著秦舞陽手中的督亢地圖上殿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中接過督亢地圖,步履沉穩地走上了秦廷,在與秦王零距離接觸時緩緩展開了督亢地圖。這幅地圖是一副卷軸,需要一點一點地展開。當完全展開地圖之時,藏在卷軸中心的匕首突然露了出來。
正在興致勃勃地看地圖的秦王見到匕首大吃一驚,但是,此時的荊軻左手已經緊緊地抓住了秦王右邊的袖子,右手也一下子握住了劇毒的匕首,向著秦王的胸膛直刺過去。
荊軻手持的徐夫人匕首是當時最知名的“品牌”匕首,是太子丹花重金買到的,這把匕首在鍛造時被放在劇毒的藥水中多次淬火!因此,毒性已滲入匕首,隻要用它劃破秦王嬴政的皮膚,即可見血封喉,置其於死地。
慌亂之中的秦王嬴政本能地拚命掙脫。結果用力過猛,被荊軻左手緊緊攥住的衣袖竟然從肩部撕扯開來。袖子撕開之時,也就是秦王掙脫之際。掙脫了荊軻的秦王立即拔腿就跑。荊軻一看秦王袖子斷了,人跑了,馬上追上前去。一場刺客與秦王之間的百米競賽竟然在偌大的秦廷之上開演了。
惶恐之中的秦王一邊繞著大殿的柱子轉圈兒,以躲避荊軻;一邊想拔出腰間的長劍,以對付荊軻。但是,劍身太長,秦主從腰間抽劍的空間短於劍身,因此,秦王怎麼也拔不出劍來。據唐人注釋,秦王的佩劍,長約七尺。秦代一尺相當於今天的23.1厘米,故七尺長劍當為今天的1.62米,所以,慌亂中的秦王怎麼也拔不出劍來。
這種危急的場麵秦朝的大臣從來沒有遇見過,慌亂之中均不知所措。按照秦法,大臣上殿不得攜帶任何兵器,台階下的武士沒有命令也不能持兵器上殿,這就造成秦主在前拚命逃跑、荊軻在後死追不舍的緊張場麵。
大臣們隻能徒手阻攔荊軻,這對手持劇毒匕首的荊軻並沒有什麼威脅。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身背藥囊上朝的禦醫夏無且,突然解下身上的藥囊,衝著荊軻用力砸了過去。荊軻遠遠看見一件東西向它飛了過來,也不知道是什麼,但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為避開這一不明之物放緩了腳步(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這給了秦王數秒鍾的喘息之機。
愣在一旁的大臣這時也看出了問題的症結所在,齊聲大呼:“王負劍!王負劍!”這種眾人齊呼的場景,真像百米跑道兩邊的拉拉隊一樣,整齊有力。所謂“王負劍”,就是讓秦王把長劍推到背後去。這樣、劍柄向下,劍鋒向上,秦王就可以從下部朝上向前抽劍,便會有足夠的空間讓秦王順利地拔出長劍。
一旦秦王拔出長劍,手持短小匕首的荊軻就完全處於劣勢了一。因此,荊軻尚未接近秦王,秦王的長劍就砍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一下子癱倒在地。受傷的荊軻孤注一擲,奮力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沒有擊中,隻擊中了他旁邊的柱子。又怒又驚的秦王上前連刺荊軻八劍。荊軻此時知道大勢已去,倚著柱子,放聲大笑;用最能侮辱人的方式,叉開雙腿(由於古代中國衣服的形製,又開雙腿,即意味著“走光”,對對方是最大的侮辱),大罵秦王(柯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倨以罵):“今天之所以讓你小子保全小命,完全是因為我想劫持個活人,逼你立個契約,以回報太子。”(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秦王左右的人此時也一擁而上,殺死了已經身受重傷的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