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鞏固帝位(2 / 3)

第四,大興土木。

秦二世大張旗鼓地表示自己感恩先皇,目的是讓人們感到他是感恩先皇傳位給他。所以,在做完上述三件事之外,秦二世開始大興土木。秦二世要修什麼呢?一是始皇陵,二是阿房宮。有關秦二世大修始皇陵一事,我們還要專門講述,這裏我們隻談談阿房宮。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開始修建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這是一個巨型宮殿。但是,秦始皇在世之時並未建成。秦始皇死後,當務之急是趕快完成始皇陵,所以,阿房宮的修建就暫時停了下來。秦二世元年,胡亥在大巡遊回京之後,立即命令恢複阿房宮的修建。

胡亥為什麼此時又要大修阿房宮呢?

當年,秦始皇認為鹹陽人口多,宮殿窄小,又聽說周文王當年建都在豐,武王建都在鎬(hao,號),豐、鎬兩城之間,才是帝王的都。於是就在渭水南上林苑內修建朝宮(先帝為成陽朝廷小,故營阿房為宮,堂未就,上崩,罷其作者,複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複作阿房宮),先在阿房(epang,俄陰平旁)建前殿,東西長五百步,南北寬五十丈,宮中可以容納一萬人,下麵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架有天橋可供行走,從宮殿而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頂峰修建門闕作為標誌。秦始皇病死之時,阿房宮沒有建成。計劃等竣工之後,再選擇一個好名字。因為是在阿房修築此宮,所以人們就稱它為阿房宮。秦二世繼位之後,首先集中力量大修皇陵。在始皇陵完成之後,又大修阿房宮。秦二世認為,阿房宮是秦始皇要修的,如果現在停止修建,就等於表明先帝修阿房宮是錯誤的。為了展現自己對秦始皇的尊崇,必須大規模修建。

秦二世還征召了五萬身強力壯的士兵守衛鹹陽,讓他們學習射箭,此外,還飼養供宮廷玩賞的狗馬禽獸。這些士兵和狗馬禽獸所需糧食很多,鹹陽倉裏的糧食不夠用,就從下麵各郡縣征調,轉運糧草,飼料的人都要自帶幹糧,鹹陽周圍四百裏之內不準吃這些糧食。執法也更加嚴酷。

當秦二世強行大搞這些工程之時,一股強烈的反抗情緒正在帝國範圍內大麵積醞釀升騰。

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後,便立刻加強祭祀,強化對秦始皇帝廟的尊崇,巡行天下,大興土木,想通過這些舉措,向天下人證明自己帝位得來的正當與合法。但是,費盡心機想讓他人相信的事情,往往都是些無稽之談,都是不可信的。所以,盡管胡亥即位後就緊鑼密鼓地張羅了這些大事,但做賊心虛的他內心仍然忐忑不安。

胡亥到底還怕什麼呢?

他怕兩點:一是怕大臣不服,二是怕皇子爭位。

胡亥雖然當上了秦二世,但是,朝中官員都是秦始皇在位時的舊臣。他心中暗想,這個皇位,既然我可以坐,其他二十多個兄弟,也都有權利繼承,都可以一爭高下。說白了,根本原因還在於他是靠非法手段當上秦二世的,所以,坐上龍椅的胡亥心裏一直不踏實。

忠實於胡亥的趙高聽了他的內心獨白之後會怎麼辦呢?

趙高獻了兩條毒計:一是殺舊臣提新臣培植個人勢力,二是殺皇子除公主解除後顧之憂。

趙高心裏也明白,他和胡亥一樣,地位不穩。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朝中大臣們對他並不服氣。原因是趙高原是個被人看不起的內臣,雖然秦始皇器重他,但是,他在朝中諸多大臣裏毫無地位。沙丘政變之後,趙高才一下子躍居高位,當上郎中令,位居九卿之列。大臣們雖然表麵上不說,但心裏並不平衡。趙高深知自己跟胡亥一樣在朝裏毫無根基,要想樹立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根基,隻有除掉不把他放在眼裏的舊臣,然後培植自己的黨羽。所以,他趁秦二世向自己問計的機會,向秦二世獻計:殺舊臣,培新黨。

二十多個兄弟姐妹也是胡亥的一大心病。由於自己心裏有鬼,胡亥對此忌諱頗深。扶蘇還在的時候,胡亥還來不及也顧不上收拾這些兄弟姐妹,現在是秋後算賬的時候了。

所以,趙高借機建議了兩點:一是“殺”,二是“提”(貧者富之,賤者貴之)。殺誰?殺大臣,殺皇子。提誰?提拔無錢無勢不受重用之人。趙高的理論是,這些人從來不受重視,沒有地位,您現在一下子把他們提拔上來,他們會非常感謝您,拚死為您效忠。

趙高這個“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的辦法是古往今來一切培植個人勢力的人使用得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非常毒辣的一招。說白了,就是恩威並用,有破有立。

兩個計劃被采納後,趙高得意地說,陛下這樣做,天下就安定了,您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了(陛下則高枕肆誌寵樂矣)。

可見,胡亥當時確實也有當上皇帝就要充分享受人生的想法。但是,這應當是在胡亥初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

胡亥聽完趙高的話,躊躇滿誌又不無感慨地說,人生一世,好像是坐著六匹駿馬拉著的車子飛馳經過一個小小的縫隙,轉瞬就是百年啊!(人生居世間也,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我已經當上了皇帝,我想滿足耳目的一切欲望,享受我所能想到的一切快樂(悉耳目之所好,窮心誌之所樂)。同時,保證天下不亂,百姓安居樂業。

胡亥繼承君位之後的確是想充分享受人生,但胡亥也希望國泰民安。可見昏君也並不是不考慮百姓,而是他們不知道百姓需要什麼。當然,保證百姓的安樂也是保證自己享受的前提。

一位二十一歲即位的皇帝一上台就要享樂,瘋了嗎?

沒有!他不是弱智胡亥從一生勤勤懇懇的父皇的暴病而亡中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生苦短!正如八百年後晚唐許渾在詩中吟唱的那樣:“莫道少年頭不白,君看潘嶽幾莖霜?”潘嶽是西晉著名好男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但是,年輕貌美的潘嶽的頭發曾幾何時已經變得華發滿頭了。也正如明代詩人劉玉所感歎的那樣:“莫道少年堪久別,高堂華鬢亦蕭然。”

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經得起歲月的磨礪,時光照樣可以讓少年變成華鬢。充分享受人生應當是昏庸但聰明的胡亥對人生的一種領悟。

老謀深算的趙高繼續利用胡亥的恐懼心理,開始對大臣,對胡亥的兄弟姐妹大搞白色恐怖。

胡亥認為趙高的話字字句句扣他心扉,兩人不謀而合。於是,胡亥下令重新修訂法律。群臣和公子有罪,就交給趙高,讓他審訊。秦始皇的十個公子在成陽街頭被斬首示眾,十個公主也在杜縣被處死,財物沒收,連帶治罪的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