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學教育不能通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這個矛盾集中表現在是以升學考試為中心,還是以提高素質、培養多層次多方麵合格公民為目標的問題上。
為了探索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們製訂了“小學生素質優化發展綜合改革實驗規劃。”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改革實驗,探索出一條從當前教育實際和兒童自身實際出發,促進兒童的德、智、體、美、勞及知、淸、意、行諸方麵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
經過幾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一套小學素質教育的新體係,即小學素質教育目標體係、評估體係和課程體係。
目標體係。我們將素質教育分為思想品德、知識能力、體質健康、審美意識、勞動技能、個性發展,六個一級目標,十四個二級目標,二十七個三級目標,構建了素質教育目標體係。自標體係的建立,為素質教育的實施確定了方向,為素質教育的評估,提供了標準和依據。
課程體係。人才素質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課程結構的改革。我們改變了過去隻設學科課的單一格局,把小學課程分為學科課、活動課和險性課相結合的課程結構。按照“保證學科課,加強活動課,重視隱性課”的要求進行統一安排。
改革學科課一打好基礎,培養能力。學科課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最主要途徑。我們本著打好基礎、培養能力、減輕負擔、提高質量的原則,對學科課做了了改革。一是調整了課程設置。低年級主要是減少活動課時量,增加聽、說和音、體、美課時量;中髙年級開設趣味數學課、信息課、器樂課、讀寫訓練課等,這樣的調整使教育內容更加適兒童實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離了效益。二是改革了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核心是解決教與學的矛盾,既包括教學如何教,也包括學生如何學。我們從如何學著眼,對各學科如何教進行了探索。如,我們在數學和自然學科實施了美國蘭本達教授創立倡導的“探究——研討”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借鑒了“奧爾夫教學法”,在美術教學中移了“暗示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了“音像閱讀”、“電腦作文”、“小語學法指導實驗”等。
開設活動課——發展個性,培養特長。校活動課在全員性的基礎上分校級、班級兩個層次,五個類型:一是學科深化類;二是科技製作類;三是藝術類;四是體育類;五是專題綜合類。我們對活動課的具體規劃是,立足於大綱規定的知識基礎,適當加以延伸和發展,注重技能領域的開拓。低年級著眼於普及,樂器、書畫皆學。三年級以後抓提離,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流導向、優化。活動中采取“培養興趣露才能,興趣活動育才能,創造條件展才能”的方法,開展達標升級、評比競賽、鼓勵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超常發展,形成自己的個性和特長。
新的課程體係實現了對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麵的教育,學生的素質和個性都得到了健康發展。
提高全民族素質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中學教育乃是民族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縱觀我國當前中學教育的現狀,尚存在不少影響學生現代素質培養與提髙的問題急待解決,而最主要的障礙則是傳統的教育思想。因此,改革傳統的教育思想是提離學生素質的前提和關鍵。馬克思說任何領域的發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以前存在的形式。”教育思想是曆史發展的產物。在新的曆史時期,教有思想改革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曆史發展的必然。
傳統教育思想根基於傳統的小生產自然經濟和傳統文化形成的民族心理結構,它的主要特點是視野狹窄,要求劃一。現代教育思想根基於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它的主要特點是視野寬闊,考慮問題多維化。要使學生具有現代人的素質,必須改革傳統教育思想。
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傳統教育思想隻從教竒內部考核教育,至多看到局部需要。現代教育思想從社會整體認識教育,著眼於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改革傳統教育思想要提高對教育社會價值的認識,由“為教育而教育”和為局部需要服務,轉變為社會整體霱要服務.把提高民族素質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傳統教育思想隻把有卓越才能的人視為人才,人才層次單一。現代教飪思想認為,凡是有髙度的社會責任感,勤奮工作,勇於創新,為社會做出一定貢獻的人都是人才。
三、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傳統教育思想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和教師好壞的唯一標準。現代教育思想的質量觀就是人才培養的“四有”目標和五育和諧發展,使學生在全麵發展的基礎上又有個性特長。
四、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傳統教學思想一般表現為:重知識,輕智能;重書本,輕實際;重灌輸,輕啟發;重記憶,輕思考;重講授,輕自學;重接受,輕創造;重劃一,輕多樣;重課內,輕課外。現代教育思想主張: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枏統一,教師主號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麵向全體學生與因材施教相統一,課內和課外相統一。改革傳統教育思想,就要提髙對教學觀的認識,由重書本重講授變為教書育人並重,講授自學並行;由重知識重記憶轉變為知識、智能並重,記憶、思維並行;從重課堂重共性劃一,轉變為共性、個性統一,課內外結合。
五、樹立正確的中學職能觀。傳統教育思想隻把培養學生升學做為自己的職能。現代教育思想把提高全民,質做為根本任務。為學生將來成為好人才好公民打基礎。轉變教育思想\就要提高對中學職能的認識,由單純的升學觀轉變為長遠的曆史責任觀。
現代教育思想,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不斷從傳統教育思想繼承和發展而來的0因此,改革傳統教育思想要采取科學態度,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傳統教育思想中科學的成分我們還3^繼承,我們隻是否定和改革它的局限性的一麵、陳腐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