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變金錢刺激為成果激勵
教師工作的幹勁的源動力是來自於金錢還是豐碩成果?肯定的回答是為培育優秀的人才而奮鬥。用金錢刺激教師的積極性,一是在國家經費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難以解決和實現,二是既便有錢也難以將金錢與教績——對應起來,如果這樣做,將會使教師的注意力由教學轉向金錢。
我們從具體校情、學情出發,以課堂教法改革為龍頭,以教研課題研究為核心,以啟動學校整體教學為目的,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宗旨,幾年來,我們先後確立並實施了國家級課堂教法三個改革項目,即:語文.數學學科的“六課型單元教學法”物理學科的“有序啟動式教學法”和“數學自學輔導”課堂教法改革實驗。我們還承擔了盟級地理學科“國情教育”課堂教法改革實驗。我們現有八位教師、四十個教學班的學生分別參與以上四個項目的實驗。
為確保我校的教學改革實驗工作能沿著科學化軌道有條不紊地向發展,我們成立了校教改辦公室,並聘請了教育局教研室有關領導和教研員共同指導參與實驗工作,形成廠局、校領導和實驗教師二結合的實驗結構,以此為實驗的成功提供組織和指導上的保證。
教師依據因材施教原則,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層次,盡可能地給學生以均等的表現機會,以此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形成優生電優、中生變優、差生也向好的方麵轉化的可喜局麵。
另外,我們還以盟級地理學科“國情教育”試點為契機,通過教學主渠道,挖掘教材的內在思想因素,學生加強教育,利用課外活動經常深人工廠、街道、農村調查走訪,給學生以廣泛接觸社會的機會。
教學研究和備課方麵,在抓好常規的基礎上,找們狠抓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研專題的研究。教學領導根據學科管理分工,經常深人教研組,深人課堂與教師共同探討研究教學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每學期教務處都有針對性的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研究課題,並在教研活動中,進行研討,學期末要求任課教師圍繞教研課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撰寫論文,進行評選,並定期舉行全校性論文交流會,進行交流。另外,組內還適時施行對比聽課、觀摩課等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增強課堂教學競技,使人人都有表現的機會,人人受益,從中發現人才。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幾年來,我們以教案改革為突破口,狠抓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工作。從個體教師的整體駕馭教材、教學目標的確立,落實到教法與學法的指導、點撥,把備課與說課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備課各環節得到有效落實。每學期我們還通過大綱教材擲試等方式,對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以此達到教師鑽研和駕馭大綱與教材並融的目的。
根據教育局有關為切實提高中差生的學習能々,把大麵積豐收的口號真正落到實處的要求,從本學期開始,以年級組統籌,以班為單位,以班主任為龍頭,建立了班級教育教學研究小組,為使該項工作是以落實,我們相應製定了職責要求和具體措施,進一步做好學生學業與思想品德方麵的提高工作。
再次,為使我校教學管理趨於製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能進一步較全麵地評價教師的勞動,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學業與思想水平及課堂教學質量,我們本著評價要貫徹方向性、科學性、全麵性和可比性原則,以師德和教學兩方麵綜合評估,逐步完善製定了任課教師細化考評細則,使全體教師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教學激勵機製得以明確顯示,出現廣比學趕幫、人人爭優的可喜局麵。
“振興教穿的希望在教師”。辦好學校,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決定性因素應該說是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而在教師隊伍建設中,中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從當前學校工作的實際情況去考察、決策,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既是當務之急,又具有戰略意義。依據這種認識,我們把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擺在學校基本建設的突出位置上,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一、確立目標
學校應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確立青年教師培養和提高的總體目標。總結幾年來的工作實踐,我校對青年教師成長的要求是:“一年上路,三年成型,五六年成為業務骨幹”。要求一年內熟悉本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常規要求,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定量的教學工作。三年成型,要求二年內完全勝任高中的教育教學工作。五六年成為業務骨幹,要求五六年間力爭成為本學科的教學骨幹。
在學校總體目標之下,每位青年教師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如學曆、水平、年齡、教齡等確立自己的奮鬥方向,鼓勵他們脫穎而出,成才、成名、成家。這樣使青年教師一是有成才感;覺得學校是他們迅速成長的好場所。二是有壓力感;看到學校高標準的要求,確實有壓力,決心變壓力為動力。我們學校的師資培訓規則,就是從確立肖標而開頭起步的。
二、以老帶新
培養和提高青年教師業務素質的途徑有很多。學校要盡力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方便,支持他們離職進修或在職函授,鼓勵他們走自學成長之路。而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當推以老帶新,新老結對子。根據學校對青年教師提出的一年上路,二年成型,五六年成為業務骨幹的總體目標。每學年針對青年教師的狀況,以學科或教研組為單位,本著自願結合和指令配對的原則。確定結對對象,明確任務,提出具體要求。結對中,老教師傳幫帶,主動指導青年教師係統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方法,改進課堂教學。青年教師拜師學藝,取長補短。這種結對子的辦法,既培養了青年教師,同時也激勵了老教師的工作熱情。為把工作落到實處,學校還製定出考核辦法及獎勵條例。每學年及時嚴格考核,對符合獎勵條例的對子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