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誰來種地(1 / 2)

秦昊曾經很多次地被那些堵機關大門的群眾弄的出不了單位,有時候因為急著下班回家,而門口被堵的嚴嚴實實,忍不住和那些人理論兩句,卻被人指著鼻子罵,還好跑的快,要不然挨一腳也說不定。

門口值勤的保安就在那兒看著發笑,也不上前管管,一邊站著的民警也拿這個無可奈何。似乎在這個時候,機關幹部和這些吃公家飯的人就成了理虧的弱勢群體,活該被堵在門的一側出不來進不去,活該接不到在學校門口等待自己的孩子,活該沒辦法進到辦公室去處理十分著急的事情。

可憐人何必難為可憐人,大家都是混飯吃的,相互之間搞的這麼劍拔弩張的,是什麼道理。

肩上被人拍了一下,秦昊才從走神中回到現實中來。秦鬆喝了兩杯酒,臉色微紅,說道:“走吧走吧,一個個的都出去跑天下,老二,要不我也跟你出去打工得了,反正爹媽歲數還不太大,咱也見見外麵的世麵去。”

秦明笑了,說:“哥,你舍得你這一大攤子家業嗎?年年嚷嚷著要出去,可每回到了臨走變卦的都是你,再說你走了,嫂子怎麼辦?”

秦鬆媳婦提起爐子上的水壺往暖瓶裏倒水,一邊頭也不回地說:“聽你哥胡咧咧,他就是個土裏刨食的命,離了這地他啥也不會幹。”

秦鬆梗起脖子,說:“那可沒準,也許我出去幾年也能發財哩。”還要再說兩句壯膽的話,見自己老婆的眼神不對,趕緊收回話題對秦昊說:“昊子,你說這村裏的年輕人都一個個的出去了,地是越來越沒人想種,這可乍弄?”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可是越來越多的農民一天天地不把這命根子當回事兒。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農民逐漸老去,村裏的年輕人要麼靠著讀書就業離開了土地,要麼走出農村到城市打工。曾經很搶手的土地現在成了包袱,許多人為了把自己的那份耕地打發出去,甚至不和承租的一方要一粒糧食,完全就是白種。

沒糧不行,光有糧還不行。辛辛苦苦麵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摔成泥八瓣地忙碌在土地上,一年到頭的收入最後卻總是很失望。刨去要上交的農業稅、各種攤派規費,扣除化肥種子農藥人工等一筆筆成本,真正拿到手裏的錢,和勞動付出很難成為正比。

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逃離土地,不光是因為村莊道路盡頭的花花世界很精彩,而是這片土地根本無法滿足他的夢想,承載不起家庭的希望。

父親也多次和秦昊說過這個事情,種了半輩子地的人,眼睛裏全是困惑,農民的光榮被現實狠狠地嘲笑了一把。秦昊無法和父親解釋什麼,時代的潮流總是無情又殘酷的,許多事情發生了,就有它發生的道理,無法改變。

秦昊沒辦法和大哥秦鬆說,幾年後農業稅就會被取消,幾千年的種地納糧就會成為曆史。不過即使這些東西取消了,並且還要發放各種各樣的補貼來回饋農民,農村卻還是在一天天地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