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是到北京求杜少華辦事時認識劉廣財的。杜少華對黎秋說:“黎縣長,我去找過一些部委的頭頭,他們答應給濱江安排點項目資金,但申報的材料要全,否則不好‘戴帽子’。我年齡大了,腿腳有些不便,不能替你跑手續,隻能給你寫個條子打打電話,至於跑路的事你還是安排其他人來做。”黎秋說:“杜老,給您添麻煩了,以後這跑路的事我來負責。”杜少華搖搖頭說:“你是縣長,全縣的事情那麼多,夠你忙活的。再說你這麼兩頭跑也不是個事,還不如像其他地方一樣成立一個駐京辦事處,這樣辦起事來也方便些。”黎秋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說:“我們一個小縣成立駐京辦事處不符合政策,這件事容我再考慮一下。”杜少華笑了,拍拍黎秋的肩膀說:“黎縣長,這可不符合你的個性呀。現在中央在一些地方設立經濟特區,給這些地方優惠政策,這不也是突破嘛。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條條框框的限製,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小平同誌說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即便有一點失誤也是正常的,再說各省市都成立了駐京辦,在這個問題上你怎麼倒瞻前顧後了?”黎秋把杜少華的觀點帶到了縣委常委會上,大家認為駐京辦的建製過高,最後一致意見是成立濱江縣駐京聯絡處,定編4人,為正科級事業單位,領導職數一正一副。機構人員定下來後,辦公地點成了問題,黎秋考慮這個辦公地點離杜少華家不能太遠,於是就在附近尋找寫字樓,碰巧就找到劉廣財開發的星光小區。劉廣財一聽來人濱江口音,一問是濱江縣長,這可是家鄉的父母官啊,熱情接待一番。自此,黎秋和劉廣財成了莫逆之交。
劉廣財那時雖有幾個錢,但也不敢貿然購買濱江招待所。因為濱江招待所全部資產經評估為八百萬元,扣除銀行貸款本息近三百萬元,淨資產為五百萬元。可這五百萬元資產幾乎不能利用,反而還要增加一些拆除的費用,占地雖不少,可那時土地根本不值錢,幾千塊錢一畝的土地俯拾皆是。黎秋做劉廣財思想工作,隻要他支付五百萬元,銀行的貸款他可以協調暫時不付,另外還可以將臨近招待所的三角洲大約一百畝荒地無償轉讓給他。黎秋還特別承諾如果劉廣財重新建賓館,他可以幫助協調以土地抵押貸款一千萬元作為建設資金,建成後的賓館作為縣政府定點接待單位。有了這些優惠條件,劉廣財動心了,他想整個招待所占地近二百畝,就按當時地價三千元一畝計算也是六百多萬,這筆生意穩賺不陪。在黎秋的全力支持下,劉廣財隻動用了五百萬元,向銀行貸款一千萬,建起了星雲賓館。現在的星雲賓館,淨資產就達二億元以上。十年多一點的時間,從五百萬到二億,劉廣財成了最大的贏家。
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劉廣財深知這一切都得益於黎秋,為了表示感謝,讓黎秋在建造的四幢貴賓樓裏任選一幢贈與給他,並表示隻要他同意馬上辦好一切過戶手續。黎秋當時已是濱江縣委書記,他考慮這樣做政治影響不好,便說:“廣財,咱們的交情不是一般的交情,我還信不過你嗎?你現在將它過戶給我還不如送我一枚炸彈,我怕自己住不上就先沒命了。還是放你名下穩妥,平時你該經營照樣經營,我有時間過來住住就行。”劉廣財一想黎秋的話很有道理,自己感恩可不能反過來害他,便說:“黎大哥,小弟這樣做是出於真心。既然這樣,這房子我給你留著,平時經營的收入全部歸你,你隨時可以回來住,所有的費用由我買單。”
黎秋當時不知是出於有意還是無心,就選了桃花塢上那幢清江春曉,後來桃花運不斷,他想不通是他命犯桃花還是這桃花塢改了他的命,而這正是他所希望的。楊濤一行驅車來到了清江春曉,夜幕像一縷輕紗籠罩在河上,此時桃花剛謝過不久,滿地落英繽紛,在景觀燈的映照下,像是鋪上一條粉紅色的花地毯。
劉廣財站在大門口張望,看見車子駛近,衝樓內喊了一聲:“大哥回來了。”霎時,樓內出來一大班人,都排成一行迎接黎秋,依序是政協主席何宏、紀委書記黃飆、常務副縣長朱全寶、副縣長胡海等等,這些都是黎秋昔日的下屬。
“廣財好,讓你們久等了。”黎秋下車老遠就衝著劉廣財說。
“大哥好,大家都在等你呢。”劉廣財和黎秋握了下手就退到一邊,笑嗬嗬地看著他。
黎秋和大家一一握手,每個人都招呼說:“老領導好!”黎秋回禮說:“同好!”
入得廳中,劉廣財引著黎秋坐了上位,大家圍繞著黎秋依序坐下。
何宏在黎秋當書記的時候是副縣長,座中數他資格最老。他說:“黎主任,這次回來可不能像以前那樣隻呆幾個小時就走,給個麵子讓大家都輪流做一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