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鬱悶(2 / 3)

大家都說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人最知道惜福,因為他們經曆過戰亂,經曆過苦難,知道安定生活來自不易。四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堅定,因為他們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知道兩種製度的實質區別在哪裏。五十年代出生的最牛,在新中國的懷抱裏長大,幾乎和新中國一起成長。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聽話,因為見多了鬥爭,見慣了運動。七十年代出生的最迷茫,兩種生活方式斷層式的跳躍,令大家不知所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實在,從小聽著改革長大,身邊的人和事三年一變樣,五年一提高,知道什麼東西都有大變樣的可能。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叛逆,看不慣爺爺奶奶的老土,不習慣爸爸媽媽的守舊,瞧不起哥哥姐姐的無知,總覺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人物。零零年代出生的人最會說教,不但給爺爺奶奶上課,而且也會毫不避諱的教訓父母,敢和囂張的哥哥姐姐們pk。

唉,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我的前半生。如果真要找一個詞語形容的話,隻有“鬱悶”兩個字可以表達。我出生於一九七五年,屬兔。再過一兩年再出世的話,我算是特殊時期後出生的,也算不用受苦了。據說我媽媽懷著我還要參加政|治學習,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一天到晚的批鬥大會。不參加的話就是****到時候就要改成批鬥你了。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聽的最多的就是革命口號和語錄,導致我幾乎出口成章,對於這些東西駕輕就熟。我還記得我的出生證上,印有時代特色的革命口號。我總是埋怨爸爸媽媽,早一年生的話,我就是屬虎的,虎頭虎腦、虎虎生威了。要是晚一年生的話也好,我就是龍,龍精虎猛多好啊。我屬兔,一聽就是膽小怕事的,怪不得從小到大什麼人都以為我好欺負。

我爸爸媽媽都在同一家工廠上班,我屬於雙重職工家屬。本來按照我們家的標準,我不但可以免費上工廠內部辦的托兒所和幼兒園,而且可以免費在工廠子弟小學讀書到畢業。可是就這麼怪了,所有的事情好像針對我一樣。當我可以上托兒所的時候,托兒所兼並給了幼兒園,原先免費供應的牛奶給了大哥哥大姐姐們,我隻能喝奶粉衝出來的。當時的奶粉不知道是老師做了手腳,還是奶粉本身質量不好,一點奶味也沒有,簡直就是隻光放了糖的白開水一樣的糖水。現在想起來有點感到幸運,至少少喝了不少有害的物質,算是我的老師救了我們一條小命。好不容易上幼兒園了,整齊劃一的免費童裝沒有了,為此我媽媽要多花不少心思為我打扮,我也穿了不少大人和哥哥姐姐改成的衣服上學。還好當時大家都一樣,每個人家裏都有好幾個孩子,誰也不會刻意針對衣服說什麼。最可氣的是上小學了,廠方終止供應免費的文具。上一屆的小學生每年一人一份文具,有鉛筆、橡皮、文具盒、練習本什麼的。到了我上學了,不但沒有白拿的,而且宣布以後永遠不發了。害的我要在新文具和心愛的連環畫之間做出艱困的抉擇。想看連環畫的話,就隻能用哥哥姐姐的舊書包和舊文具上學。想要新書包和新文具的話,就沒有錢買連環畫了。為了能買想了好久的連環畫,我寧願被大家笑話,隻好背著哥哥姐姐用過的書包上學。

倒黴的事情遠遠沒有結束,這隻不過是開始而已。在當時廠辦小學學生們有課間點心,本來是免費的,而且品種和花樣不少。可是我讀二年級開始這種好事沒有了,課間點心可以有,但是需要家長支付一定的費用,廠方再補貼一點。這一定是新來的廠長想出來的主意,簡直就是在中飽私囊。這是我的一個同學的姐姐聽了之後,做出的評價。因為家長手頭都不寬裕,所以之後學校課間點心有是有,隻是花樣少了,質量也差了。堅持了一年之後,這個課間點心徹底消失了。學生們家境好的自己帶,一些家境不好的隻能在邊上偷偷咽口水。我家雖然是雙職工,但是我家有四個孩子,光是學費和日常開銷就很大一塊,所以我從三年級開始就沒有吃過自帶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