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寧夏出版大事記(8)(3 / 3)

9月19日 由自治區50大慶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主辦,寧夏人民出版社承辦的“自治區成立50周年獻禮圖書發行儀式”在寧夏出版大廈四樓多功能廳隆重舉行。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我社於2007年底全麵啟動了50大慶獻禮圖書的編輯出版工作,組織並完成獻禮圖書100種,其中《騰飛寧夏》《寧夏曆史文化地理叢書》等35種圖書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50大慶辦列為重點圖書項目。這百種獻禮圖書是寧夏曆史地理、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民族團結、改革開放、人文思想、文學藝術等方麵50年成就的集中體現,是寧夏宣傳工作者、學者、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向自治區50大慶奉獻的一份文化厚禮。

9月 我社18種地域特色圖書入選甘肅省“農家書屋”工程,總碼洋732316元,共計33652冊。

12月18日 由寧夏黃河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建設的寧夏人民出版社官方網上銷售平台——黃河網上書店上線運行,網址WWW.hh-book.com。黃河網上書店實現圖書在線銷售,為讀者在線購買寧版圖書開設了一條快捷通道。

12月 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寧夏少年兒童出版社”更名為“陽光出版社”。

是年 共出版圖書1434種,其中本版圖書590種,重印圖書288種,租型教材256種,電子圖書300種。期刊月均總發行量達21.5萬冊。實現經營收人增加44%,費用支出減少23%的預期發展目標,當年扭虧為盈,有效遏製住四年來經濟效益急劇下滑的勢頭。

是年 有近20種圖書獲各類圖書獎。其中,《馮誌遠 我有一寸愛》(責編:姚發國)、《靈魂不能下跪》(責編:陳文軍 勉樹人)獲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文藝少兒類圖書獎。8種圖書在第23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評獎中獲獎,3種圖書在第16屆中國西部優秀科技圖書評獎中獲獎。我社被自治區黨委授予“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全國婦聯和自治區婦聯授予“三八紅旗集體”稱號,社團委被評為“全區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2009年

全麵完成轉企改製任務。寧夏人民出版社於2009年全麵完成了轉企改製任務;組建成立了黃河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2009年12月31日,自治區政府與中國出版集團又聯合重組了黃河出版傳媒集團,整體改革走上了“三級跳”式的跨地區發展道路。不僅在全國同行業中有效增強了黃河出版傳媒集團的核心競爭能力,而且推動寧夏國有資本快速向優勢行業、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集中,調整優化了經濟結構。

生產經營大幅攀升,再次實現新突破。2009年寧夏人民出版社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3億元大關,與2007年底同口徑相比增幅達169%,與2008年底相比增幅達123%;可支配收入與2007年底同口徑相比增幅達129%,與2008年底相比增幅達59%。兩年時間實現了總產值、銷售收入、總利潤、圖書生產品種四項指標翻一番的經營目標。

本版圖書出版實現新的跨越。2009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各類圖書2927種,比上年增長104%。其中:本版新書750種,比上年增長27%;重印圖書377種,比上年增長31%;電子圖書1800種,比上年增長500%。圖書出版實現質和量的突破與跨越。精品意識、經營意識、市場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強化,圖書出版結構日趨合理,整體質量明顯提高,精品圖書和主攻市場的圖書數量明顯增加。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紀實》《紅色名媛章含之》《紫色密碼》《決戰》《映秀的月》《偶是農民》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市場精品圖書。

啟動了“文化圖書進寺院工程”。為有效解決民族聚居鄉鎮信教群眾“缺乏正版書、缺乏優秀書、買書難看書難”問題,大力弘揚主旋律,將先進文化輸送到宗教活動場所,推動“全民讀書活動”向縱深發展。根據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提議,製訂了《關於在全區實施“文化圖書進寺院工程”方案》,並全麵著手組織策劃、翻譯、購買、編輯出版了一大批政治、經濟、法律、科普、民族民俗、文學藝術類圖書,作為社會公益事業,即將全麵免費配送至宗教活動場所。

啟動了大型係列精品圖書工程。在曆時半年多充分調查研究論證分析的基礎上,2009年12月22日,《中國56個民族文化叢書》簽約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等57名專家、教授、博導與我公司簽約,將56個民族的優秀代表人物組織起來編纂叢書。《中國56個民族文化叢書》被國內民族學專家譽為“前無古人、利國利民、上對祖先、惠及子孫的國家級重點工程”。運用現代出版手段重新排印大型人文典藏圖書《新青年》(簡體橫排典藏本)和《月華》(影印版)等大型出版項目也已進入校對階段。有28個品種入選新聞出版總署《2009年全國農家書屋推薦目錄》。出版了《新編成語大辭典》等200多種精品市場圖書。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教輔圖書生產實現了曆史性突破。創造性地編輯出版發行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教輔圖書400多種,為出版社樹立品牌、形象和提高核心競爭力奠定了紮實基礎。《中華傳統美德校本教材國學係列叢書》《百善孝為先》的出版發行,在中小學課堂成為一大亮點。校本教材的研發作為集團公司的市場定位和發展戰略,開始向規模化階段推進。

數字圖書生產出版實現曆史性突破,成績顯著。2009年1月,溫家寶總理訪問英國期間,將一套由總理題詞的方正阿帕比電子書及數字圖書館係統——“中華數字書苑”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劍橋大學。其中收錄我社開發的寧版數字圖書572種。西北42家出版社僅有5家入選。2009年數字圖書的生產成為傳統出版向現代出版傳媒轉型的發展戰略,實現了比上年500%的增長幅度。

啟動了“華夏黃河網”建設。以此統攬數字出版傳媒和網絡信息化建設,推動產業升級換代、拉伸產業鏈,全麵撬動生產經營的戰略轉型。該項目被自治區發改委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予以資金支持。“華夏黃河網”將承載黃河網上書店、網上招投標係統、“中國回族”文獻數據庫、“中國寧夏”文獻數據庫、“寧版”數字圖書庫、網上購物商城等多項業務功能。目前,與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共同研製開發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醫療知識電子用品——中國醫生電子手冊項目和中國中西藥品目錄項目也已啟動。

全麵實施“走出去”戰略。“阿拉伯文圖書出版工程”得到新聞出版總署的讚賞,並給予200萬元翻譯費支持,40種阿拉伯文圖書翻譯出版工作全麵展開,為“挺進”中東打通通道奠定了基礎。

人才興業戰略全麵展開。打破地區行業界限,擴大用人視野,大量引入優秀人才和智力,突出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和規模。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資源配置原則,麵向社會招聘了500名兼職校對,有效地解放了圖書編校生產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水平。麵向社會招考40名碩士研究生,充實專業技術人才和生產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夯實產業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