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馬本齋(1901~1944年)河北省獻縣人,貧苦農民出身。抗日戰爭爆發後,組織“回民義勇軍”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1938年率部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任冀中回民支隊司令,轉戰冀中和冀魯豫平原,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日寇。1942年6月任八路軍冀魯豫軍區三分區司令兼回民支隊司令。1944年在山東莘縣病逝。
馬本齋帶領冀中回民支隊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機智地打擊敵人。他們用土炮、大刀砍殺敵人,1939冬一次就在無極、槁城公路上殲敵300餘人,毀敵汽車8輛,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回民支隊十分機智,有一次,回民支隊隊員化裝成日本兵押著兩個“被俘”的“回支”隊員,被恭順地迎了進去,來了個“掏心戰”,17個人殲敵60餘名,活捉30餘名,順利地拿下了據點。
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獲得多次嘉獎,冀中軍區通報各部隊“向回支看齊”,並且獎給他們“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錦旗。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也曾頒令嘉獎馬本齋本人。
日本鬼子打不掉馬本齋和他的英雄支隊。派兵包圍了馬本齋的家鄉河北省獻縣東辛莊,集合全村男女老少逐一拷問,搜尋馬本齋母親。一個老漢、一個青年先後被活活打死,但是始終沒有一個人暴露站在人群中的馬母。這時,馬老太太悲憤填膺,挺身而出。馬母被敵人抓到河間之後,大罵前來勸她寫信讓馬本齋投降的回奸和偽縣長,並且說:“殺剮存留,全憑你們,要我寫信萬萬不能。”最後,這位老太太絕食而死。馬母的英雄行動激勵馬本齋更頑強地打擊敵人,也鼓舞了全國抗日軍民。
1944年2月7日,馬本齋不幸病逝。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贈挽悼念。
毛澤東同誌贈挽:
馬本齋同誌不死!
周恩來同誌贈挽:
民族英雄,吾黨戰士。
朱德同誌贈挽:
壯誌難移,回漢各族模範。
大節不死,母子兩代英雄。
12.達浦生1874年生於江蘇一個阿訇世家。他一生從事伊斯蘭教的教育事業,在民族獨立和反帝愛國鬥爭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辛亥革命以來我國內地回族穆斯林中享有盛譽的大阿訇之一。他編著的《伊斯蘭六書》被人譽為“彙通中阿,潤物無聲”的中國伊斯蘭學術力作。
1952年作為新中國的代表,達浦生赴赫爾辛基參加了“世界和平大會”。接著,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朝覲團團長,率團前往麥加朝覲,因故隻達巴基斯坦即中途返國。
1953年參與發起籌備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同年被選為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1954年擔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委。
1955年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成立,他擔任院長。同年又率中國伊斯蘭教朝覲團赴麥加朝覲,受到世界各國,尤其是伊斯蘭國家的普遍關注。他還順訪了埃及、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在新德裏歡迎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並作為中國的大教長領了拜,獲得極大榮譽。
1955年他以周恩來總理顧問的身份,隨團抵達印度尼西亞萬隆,參加了著名的萬隆會議。其時他已82歲高齡,周總理對他關懷備至,在飛機上將自己的床位讓給達老休息,老人深受感動。同年,他又作為中國印度尼西亞友好協會代表團團長訪問了印尼,受到熱烈歡迎,蘇加諾總統接見了他。隨後又去埃及訪問,納賽爾總統接見他時,問他的第一句話是:你就是隨周恩來先生參加萬隆會議的那位穆斯林顧問嗎?離別時,還送給老人一部精裝《古蘭經》,並在扉頁上親筆簽名。老人還曾以中敘(利亞)友好協會會長身份訪問了大馬士革。
作為著名的宗教界人士,達浦生大阿訇還受到過毛澤東主席的多次接見。1957年國慶,毛澤東主席與他同登天安門城樓。主席風趣地問:“先生有何健身妙術,如此老當益壯?”達阿訇笑答:“每日五次功課,數十年總不間斷。”毛主席欣然大笑。
1965年6月21日,達浦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國家為他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都作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