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保安族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變化(2)(3 / 3)

(十)教育結構單一,職業技術、成人教育的不發達,嚴重製約著社會經濟以及民族教育自身的發展。

教育是一個綜合的係統工程,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外,還應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等。隻有各種教育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才能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有效網絡,推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積石山全縣九個民族20多萬人口無一所職業技術學校,許多學生從小學、中學畢業直接返鄉務農而未進一步接受職業技術教育,他們在學校時學習的知識隻是一些常識性和基礎性的東西,可以說基本上是為考試升學而學習,沒有係統地學習與農業有關的專業知識,畢業後所學的東西基本上派不上用場,難以發揮科技帶頭人的作用。許多學生從學校畢業後仍然要學習傳統的生產技能與知識,重操父兄舊業,成為傳統農業的接班人,使學無用武之地。由於缺乏針對性的再教育,使在學校教育上花費的不少精力和代價無形中付諸東流,教育為保安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直接效果不明顯,學校對保安族群眾送子女上學還缺乏強大的吸引力,上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多識幾個字。這也是輟學率逐年增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十一)保安族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學校布局不合理。

保安族聚居區每村基本上都有一所小學,學生上學也較方便,因而小學入學率較高。但小學畢業升入初中以後,由於保安族中學距離各村較遠,又不能全住宿,因此,盡管在招收中學生時對保安族學生給予了不小的照顧,尤其對女生免試入學,但有的學生積極性仍然不高,除了家庭困難外,路遠不方便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十二)女童入學率低,輟學率高,受教育機會不平等。

就保安族教育情況來看,婦女受教育機會與男子相比還是比較低的,主要是入學率低,輟學率高,而且越到高年級輟學率越高,原因是多方麵的,除了家庭經濟困難,家庭勞動力不足外,受傳統觀念和習俗的影響也是很深的。一般家庭普遍認為女童是家庭的過渡成員,遲早要出嫁,供其上學念書純屬浪費,對女童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有的家長對男女生合班上課,對女孩子學唱歌跳舞感到不放心,認為現代學校太自由了,教育會使兒童有文化、見多識廣,影響父母對她們的控製,怕親友譏笑。許多家長渴望辦女童班,由女教師授課,而不讚成男女合班。在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早婚現象比較嚴重,不少女童早早就訂了親,還有一些女生由於早婚,過早地離開了學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女童的入學率和鞏固率。

四、發展保安族教育的對策

建國以來,保安族教育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無論在數量或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批受過良好教育、擁有較高政治素質的本民族幹部正在本地經濟社會建設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他們的作用和影響是示範,是表率,反過來又對保安族教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縱向比較發展不小,橫向比較則差距較大,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既有外因,也有內因,但主要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諸多的外部不利因素通過曆史上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對民族教育形成了一定的阻力。因此,發展保安族教育的路子仍需要不斷探索,努力做好教育這篇大文章。

(一)轉變觀念,提高對發展保安族教育重要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