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加快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1)(1 / 3)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要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提高勞動生產率,逐步把生產力提高到現代化的水平,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部分。惟有這樣,才能逐步擺脫落後的社會生產狀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社會主義是個相當長的曆史時期。這一時期,是逐步擺脫貧窮、落後的時期;是由農業人口占多數的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農業國逐步變為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現代化工業國的時期;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變為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時期;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體製的時期;是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期。國家經過幾年努力,確立了以公有製為主體,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的社會所有製結構,克服了公有製經濟單一化的弊端,適應了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增強了社會活力。在公有製經濟中,確立了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製。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概念,使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非公有製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提出:“堅持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製結構。”黨的十五大明確指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製度。”國家一係列鼓勵發展非公有製經濟的政策的出台,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的逐漸完善,使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獲得了空前廣闊的發展空間。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保安族非公有製經濟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獲得了迅速發展。

非公有製經濟包括個體經濟、合作經濟、私營經濟等各種經濟形式,它適合我國現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狀與問題

一、保安族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現狀及特色分析

(一)保安族非公有製經濟獲得了空前廣闊的發展空間。

保安族居住的積石山縣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產業結構單一。這裏高寒陰濕,生產、生存條件較差,自然災害頻繁。保安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同大自然鬥爭的豐富經驗。為了改變貧窮落後的麵貌,他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脫貧致富奔小康,非公有製經濟取得了較大發展。

保安族地區的各級黨和政府認真落實《臨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製經濟保護條例》和積石山縣《關於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的意見》,把非公有製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增大了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總量,實現了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區域、發展建設、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的突破。目前,積石山縣經濟已呈現出以國有企業為龍頭,各類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相配套發展的經濟格局。截至2000年,全縣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1950戶,從業人員2923人,注冊資金873萬元;私營企業41戶,投資人數124人,注冊資金2924萬元,雇工1040人。個體私營經濟年創產值15534萬元,營業收入達2260萬元,實現利稅534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達2006萬元。保安族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158戶(商品百貨119戶,餐飲、服務業30戶,製造業9戶);非公有製企業13家(見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