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自縛而降
三國吳亡國皇帝孫皓即位後,不但驕淫不道,沉緬酒色,而且是三國時期突出的暴君。丞相和左將軍立其為帝,非常後悔,便屢屢進諫。孫皓不但不聽,反而將二人殺死,並累及全家。孫皓居武昌時,大興土木。為建昭明宮,他令文武百官上山督伐木材。他還令鎮東將軍陸抗兵屯江口,以攻襄陽。陸抗上書指出,曹魏沒有伐吳的跡象,勸吳王修德慎罰,以安頓內部秩序,不要以打仗為事。孫皓看了,大怒,削掉陸抗兵權,降為司馬。從此,群臣都不敢再提意見。孫皓到處電兵,上下無不怒恨。丞相萬或,大司農樓玄等人見孫皓無道,直言苦勸,也全部被殺。孫皓同群臣飲酒時,不分酒量大小,都要以七升為限,喝不下去的就硬灌。如侍中韋昭的酒量不過二升,暗中以茶當酒。孫皓嫌他不多飲,就把他下獄,爾後殺掉。又如常侍王蕃平時不“承顏順者”,在一次酒會中,“沉醉頓伏”,孫皓說他是假醉,就在殿上把他殺死。孫皓又設置黃停郎十人為糾彈官,罷宴後各奏過失,對有犯者,則剝其麵鑿其眼。由於孫皓如此荒暴昏庸,造成群臣恐懼上下離心,再沒有人肯為他出力。
晉王朝派軍隊進攻東吳,當大將王浚的巴蜀艦隊經過三山時,晉王朝安東將軍王渾派人帶著信件,邀請王浚暫停前進,前來大營舉行軍事會議。當時艦隊乘風破浪,鼓帆前進,勢如萬馬奔騰,直指建業,王浚回答說:“風大水急,無法拋錨。”當天,王浚部隊八萬人,兩船相並,前後銜接一百餘裏,戰鼓擂動,士卒呐喊,攻入石頭城。孫皓脫光上身,雙手綁在背後,抬著棺木,到王浚的部隊投降,王浚命人解開他的捆綁,焚燒棺木,收取東吳帝國的地圖和戶籍簿冊,共計有四州四十三郡;人民五十二萬三千戶,士兵二十三萬人。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陳後主是南朝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一個最荒淫、最腐敗的皇帝。他日日迷歌傾舞,夜夜貪酒戀色,選一千多美女演唱。君臣酣歌,通宵達旦。大臣傅縡不顧被下獄的危險,仍給皇帝上書,勸後主改過。他說:“陛下酒色過度,任用小人,把忠臣當仇敵,視百姓如野草。宮中妾婢穿著拖地長裙,廄裏馬匹飽得連豆粟都不想吃。老百姓呢?流離失所,屍體被拋在荒野上。天怒民怨,我看陳朝快要完了!”後主看了大怒。派人告訴傅縡說:“你想改過嗎?能改過,我免你的罪。”傅縡從容地回答:“我的心同我麵貌一樣,如果我的麵貌可以改,那末,我的心也可以改。”後主聽了非常氣憤,就派宦官李善慶把他殺了。
貞明元年八月,隋文帝滅掉梁國之後,發兵五十一萬,以楊廣為統帥,準備渡江伐陳。消息傳到陳朝,後主卻說:“從前北齊三度來攻,北周兩次來犯,都大敗而逃。這次隋兵來攻,也一定是自來送死。”寵臣們則隨聲附和:“隋兵決不能渡過長江。”當隋軍已經兵臨城下時,後主還在飲酒取樂。守江將官多次告急求救,後主不但一概不理,反而自作靡靡之音《玉樹後庭花》,供嬪妃們恣意演唱。
貞明三年一月,隋軍大舉南下,渡江攻下建康,陳後主倉惶跳入後宮枯井躲藏。隋軍欲往井中擲石頭,後主等人討饒,做了俘虜,陳朝滅亡。
南宋淪亡
北宋曾采取“以夷治夷”的策略,聯金滅遼,結果招致了中原淪喪;南宋也不顧“唇亡齒寒”的警告,聯蒙滅金,結果是驅狼引虎。金朝剛剛滅亡,蒙古就向南宋進攻了。
南宋末,賈以道任相,這是個專橫而又昏聵的典型。他賣官鬻爵,貪汙腐化,寧可同愛妾在別墅裏蹲在地上鬥蟋蟀,也懶得去處理軍國大事。他帶兵在湖北增援,卻不敢同蒙軍作戰,反派了人到忽必烈軍中去求和,答應每年給蒙古軍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並劃長江為界。這時,恰好蒙哥可汗在四川攻打釣魚城時,中矢後病死,忽必烈要回去爭奪汗位,便答應和議,退兵了。賈似道隱瞞了他所簽定的賣國條約,卻反而向宋理宗報告說:“我們打了個大勝仗,你看蒙古兵不是已經被我們打退了嗎?”
理宗被蒙在鼓裏,賈似道賣國反而受到了加官進爵的獎賞。忽必烈即了帝位,派人來要銀絹。賈似道恐求和的事敗露,竟把使者扣留起來,可並不作任何防守的準備。忽必烈發兵南下,包圍了襄陽,襄陽軍民苦苦地守了六年,告急文書上了無數次,賈似道卻置若罔聞,坐視不救。
元軍終於攻破襄陽城,然後順江而下,直逼臨安。
賈似道後來被殺了,但臨安也失守了,恭帝當了俘虜,南宋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