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人物春秋(1)(1 / 3)

曠世英才南征北戰——鐵木真

元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氏,蒙古部人。太祖的十世祖名叫孛端叉兒。孛端叉兒的相貌很奇怪,沉默寡言,家中人都說他笨。母親阿蘭去世,兄長們把財產分了,沒有分給孛端叉兒。孛端叉兒說:“人的貧賤富貴,都是命裏注定的,財產算什麼。”獨自騎著一匹青白馬,到名叫八裏屯阿懶的地方住了下來。得不到飲食,正好有鷹抓取野獸在吃,孛端叉兒便用繩子做成機關擒住了它,這頭鷹很快便馴服了。於是便臂上架鷹獵取兔子和鳥類作為食物,有時食物缺少但立即又有所獲,似乎天在保佑他。這樣過了幾個月,有數十家百姓從統急裏忽魯的曠野追隨水草遷到當地,孛端叉兒蓋造簡陋的茅屋給他們住,進出互相幫助,因此生活還算過得去。有一天,二哥忽然想起他,說:“孛端叉兒獨自出去沒有帶什麼東西,近來會不會挨凍受饑呢?”立即前來訪問,要他一起回去。半路上孛端叉兒對他的哥哥說:“統急裏忽魯的百姓沒有隸屬於他人,如果用武力加以威脅,是會屈服的。”哥哥認為有道理。回家後,立即選派強壯的戰士,命令孛端叉兒帶領前去,果真把他們都降服了。

孛端叉兒死,其子八林昔黑剌禿合必畜繼承家世,生下兒子名叫咩撚篤敦。咩撚篤敦的妻子叫做莫挐倫,生下7個兒子後成為寡婦。莫挐倫的脾氣剛強而急躁,當時押剌伊而部有一群孩子挖掘田間的草根作為食物,莫挐倫乘車出門,正好看見,發怒說:“這塊土地是我兒子跑馬的地方,這群孩子膽敢破壞嗎!”趕車前去,將這群孩子輾傷,有的因此而死。押剌伊而人忿怒怨恨,將莫挐倫的馬群全都趕走。莫挐倫的兒子們聽到這一消息,來不及穿上鎧甲,便追上去。莫挐倫內心深感到憂慮地說:“我的兒子不穿鎧甲前去,恐怕不能戰勝敵人。”便叫兒媳婦載著鎧甲前去,已經來不及了。果然吃了敗仗,6個兒子全都戰死。押剌伊而人乘勝殺死莫挐倫,把全家都殺光。隻有長孫海都年紀還小,奶媽將他藏在一堆木頭中,才得免於難。在此以前莫挐倫第七個兒子納真在八剌忽的百姓家中當上門女婿,因此災難發生時與他無關。他聽說家中遭遇大禍,前來察看,隻見十幾位有病的老年婦女與海都還在,他不知怎麼辦才好。幸虧押剌伊而人驅趕馬群時,納真哥哥的黃馬三次擺脫套竿逃了回來,納真才得到馬騎。於是便偽裝成牧馬人,前往押剌伊而人住處。路上碰到父子二人先後騎馬行馳,臂上架著鷹打獵。納真看見鷹,心中說:“這正是我哥哥常常托著的鷹。”趕上前去哄騙年少的兒子說:“有一匹紅馬帶領一群馬往東去了,你看見了嗎?”少年回答說:“沒有。”接著少年問:“你經過的地方有水鳥嗎?”納真說:“有。”少年說:“你能當向導嗎?”納真說:“可以。”於是便同行。轉過一處河灣,納真估計後麵騎馬人距離稍遠,便將少年刺死。他將馬疋與鷹用繩捆住,然後前去迎接後麵的騎手,同樣加以哄騙。後麵的騎手問道:“前麵射水鳥的是我的兒子,為什麼老躺著不起來呢?”納真回答說因為鼻子出血。騎手正發怒,納真利用這一空子將他刺死。又向前去到一座山下,有幾百匹馬,放牧的隻有幾個孩子,正在拿動物的骨關節做遊戲。納真仔細看,也是哥哥家中的東西。用話向孩子們套問,也像先前一樣。於是爬上山頂四麵張望,到處靜悄悄沒有人影,他便將孩子們全都殺死,驅趕馬群架著鷹回來,帶上海都和有病的老年婦女,一起回到八剌忽地方住下。海都長大了,納真率領八刺忽怯穀的百姓們擁立他為首領。海都當上首領後,攻打押刺伊而,使之成為自己的屬民,勢力逐漸壯大。他的營帳排列在八剌合黑河邊,在河上造起了橋梁,便於往來。由此周圍的部族前來歸附的日益增多。

海都死,兒子拜姓忽兒繼位。拜姓忽兒死,兒子敦必乃繼位。敦必乃死,兒子葛不律寒繼位。葛不律寒死,兒子八哩丹繼位。八哩丹死,兒子也速該繼位,並吞各部落,勢力愈來愈大。至元三年十月,追諡烈祖神元皇帝。

當初,也速該出征塔塔兒部,捉住了塔塔兒部的首領鐵木真。這時正好宣懿太後月倫生下太祖,手中握著凝固的血塊如同紅色石頭一般。也速該很奇怪,便以抓住的俘虜鐵木真為之命名,用來紀念自己的軍事勝利。

同族的泰赤烏部原來和也速該關係很好,後來因為塔兒不台管事,便產生了隔閡,互不往來。也速該死時,太祖年紀還小,部眾大多歸附泰赤烏部。侍從脫端火兒真也要叛變,太祖哭著挽留他。脫端說:“深深的池水已經幹涸了,堅硬的石頭已經碎裂了,留下幹什麼!”竟然帶著眾人騎馬離去。太後月倫對於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憤怒,親自打著旗帶著兵追上前去,將大部分企圖叛變的部眾追了回來。

當時太祖部下的搠隻另外居住在薩裏河。劄木合部的禿台察兒居住在玉律哥泉,時常想要加以欺侮,終於將薩裏河放牧的馬群搶走。搠隻指揮身邊的人藏在馬群中,將禿台察兒射死。劄木合因此怨恨,便和泰赤烏各部共同商議,發動3萬人前來打仗。太祖這時屯駐在答闌版朱思草原上,聽到消息,大規模征集各部的軍隊,分成十三翼等待對方的到來。後來劄木合的軍隊果然前來,太祖和他們激烈交鋒,終於將對方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