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文史英華(9)(2 / 3)

賞罰不明取敗之道

先是,脫脫①之西行也,別兒怯不花②欲陷之死。哈麻③屢言於帝,召還近地,脫脫深德之,至是引為中書右丞。而是時脫脫信用汝中柏④,由左司郎中參議中書省事,平章以下見其議事莫敢異同,惟哈麻不為之下。汝中柏因譖之脫脫,改為宣政院使,位居第三,於是哈麻深銜之。哈麻嚐與脫脫議授皇太子冊寶禮,脫脫每言:“中宮有子將置之何所?”以故久不行。脫脫將出師也,以汝中柏為治書侍禦史,使輔也先帖木兒⑤居中。汝中柏恐哈麻必為後患,欲去之。脫脫猶豫未決,令與也先帖木兒謀。也先帖木兒以其有功於己,不從。哈麻知之,遂譖脫脫於皇太子及皇後奇氏⑥。會也先帖木兒方移疾家居,監察禦史袁賽因不花等承哈麻風旨,上章劾之,三奏乃允;奪禦史台印,出都門外聽旨,以汪家奴⑦為禦史大夫;而脫脫亦有淮安⑧之命。十二月辛亥,詔至軍中,參議龔伯遂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且丞相出師時,嚐被密旨,今奉密旨一意進討可也。詔書且勿開,開則大事去矣。”脫脫曰:“天子詔我而我不從,是與天子抗也,君臣之義何在?”弗從。既聽詔,脫脫頓首謝曰:“臣至愚,荷天子寵靈,委以軍國重事,蚤夜戰兢,懼弗能勝。一旦釋此重負,上恩所及者深矣。”即出兵甲及名馬3000,分賜諸將,俾各帥所部以聽月闊察兒、雪雪節製⑨。客省副使哈剌答曰:“丞相此行,我輩必死他人之手,今日寧死丞相前。”拔刀刎頸而死。初命脫脫安置淮安,俄有旨移置亦集乃路⑩。

《元史·脫脫傳》

【注釋】

①脫脫:字大用,順帝朝大臣,曾與順帝近臣合謀貶黜自己的伯父伯顏,後執掌大權,遭構陷,被毒死。

②別兒怯不花:順帝朝大臣,曾構陷脫脫。

③哈麻:順帝朝大臣,構陷脫脫,並毒死他。

④汝中柏:元大臣,為脫脫親信。

⑤也先帖木兒:元大臣,脫脫親信。

⑥奇氏:元順帝第二皇後。

⑦汪家奴:順帝朝大臣。

⑧淮安:地名,即今淮安。

⑨“俾各帥所部”句:月闊察兒,元朝大將。雪雪,元朝大臣。

⑩亦集乃路:在今甘肅、寧夏、蒙古一帶。

【譯文】

脫脫離京西行任職,別兒怯不花想把他陷害致死。哈麻多次向元順帝諫言,建議召脫脫回離京較近的地方任職,脫脫很感激他,因此任他為中書省右丞相。而這個時候脫脫寵信運用汝中柏,使他以左司郎中之職參議中書省事務,平章政事及僚屬見汝中柏參與中書事務,都不敢表示反對,隻有哈麻不屈服。汝中柏於是向脫脫誣陷哈麻,便改命哈麻為宣政院使,位居第三,由此哈麻深深懷恨脫脫。哈麻曾與脫脫商議建議順帝冊封皇太子,脫脫每次總是推脫說:“中宮皇後有兒子將如何處置?”由於這個原因,冊封很久都未施行。脫脫即將出征平叛,任命汝中柏為治書以輔佐禦史,使他能幫助也先帖木兒穩握大權。汝中柏擔心哈麻一定會成為後患,想除掉他。脫脫猶豫遲疑不決,便命汝中柏同也先帖木兒商量,也先帖木兒認為哈麻曾經幫助過自己,不想除掉他。哈麻得知這一情況後,就向皇太子及皇後奇氏構陷脫脫。正好也先帖木兒正在家中養病,監察禦史袁賽因不花等人根據哈麻的意思,上奏彈劾脫脫。上書3次,奏折才被批準,於是朝廷詔命奪去也先帖木兒禦史台官印,貶他出京城,聽候發落,同時任命汪家奴為禦史大夫;而脫脫也被貶職遷往淮安。十二月辛亥日,詔書送到軍隊中,參議官龔伯遂說:“將領在軍中指揮作戰,君命有時候也不能接受,況且丞相統軍出師之時,曾經接受皇上的密旨,現在奉密旨一心一意進軍討賊就行了。詔書先不要打開,詔書一打開,大事就完了。”脫脫說:“天子詔令我而我不服從,這是同天子對抗呀,那麼君臣之間的道義在哪裏呢?”他不聽龔伯遂的話。聽完詔命以後,脫脫叩頭拜謝說:“我非常愚笨,承蒙皇上的寵信,委任我處理軍國大事,日夜謹慎,恐怕不能勝任。現在一下子就減去這些重擔,皇上對我的恩德真是深厚呀。”隨即拿出兵器鎧甲以及好馬3000多件,分別賞賜給眾位將領,並讓自己統帥的士兵聽命月闊察兒、雪雪統領。客省副使哈剌答說:“丞相這次離開,我們一定會死在他人的手上,現在我寧可死在丞相您麵前。”於是拔出刀來刎頸而死。起初皇上詔命安置脫脫於淮安,不久又有旨意命令重新安置他於亦集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