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1月15日(一)(1 / 3)

11月15日

(一)

裕廊島是新加坡的軍管區,要說新加坡在這裏布置著什麼重要的軍事基地,那倒也不是。這個在世界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小國很難憑靠著自己的軍事力量挺直腰板站出來跟世界大國中一個省的轄區都比一個國大得多來理直氣壯的說話。不過新加坡憑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又加上及時的看準了世界經濟發展動向竟迅速的發展了起來。

到了2012年新加坡的煉油工業在世界已經占到了第三位。裕廊島是新加坡集中工業區,新加坡的煉油廠幾乎都布置在這裏,把這裏變成軍管區完全是為了經濟發展的必要。

大士能源在裕廊島建的電廠完全不是為了發電,主要是依靠鍋爐產生的高壓蒸汽來給這裏的煉油化工廠提供高壓蒸汽,餘熱再用來發電。如果說這個電廠已經把能源利用發揮到了極致,這還不是其關鍵的地方,關鍵的是鍋爐用來燃燒的燃料,除了煤還有其他的垃圾,這裏更是夾雜了各種植物的碎屑,隻要不用經過特殊處理的有害的化學成分夾雜在裏麵,但凡能夠直接燃燒的都可以作為燃料。在這裏建一座這樣電廠的目的一定程度是從環保方麵來考慮的。

2012年十月份的時候,三台鍋爐中第一號鍋爐已經開始投入運行了,運行的效果還算使最初的設計和預想達到了另人滿意的程度。如果說一號爐在建設和運行中還有不足的地方到了二號爐開始建設的時候已經進行了及時的改進。

這個電廠是由RB一家電力公司設計的,表麵上看似非常繁複的大工程,其實並不是原創,無非是借鑒了其他電廠的模式進行了改進,去掉了其他電廠的弊端把自己新的研發和設計的元素又加了進去。當然這也是當前所有電廠發展的模式。

一號鍋爐是中國CS電力公司建設完成的,在建一號鍋爐的時候由於競標的價位太低,又加上RB電力公司的設計出現了的問題,導致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誤工和反工,給CS公司帶來了虧空,到了二號鍋爐競標的時候CS隻有在提高競標價格的情況下才能再接著把這個項目幹下去,然而業主又不願意把競標的價格抬上去。CS也隻好放棄了。

成功競標二號鍋爐的是中國的DD公司。

DD公司派往新加坡工程的項目經理是付明,付明是大連人。

“大連是個好地方。”

“你去過大連嗎?”

“沒有,確切地說我連中國都還沒有去過。”

“既然連中國都沒有去過,你又怎麼知道大連是個好地方呢?”

“我聽我父親說的。”

“奧,這麼說你父親是一定去過大連的嘍。”付明慢聲細語不免帶出來了大連的方言。

“其實,我父親是土生土長的大連人。”

跟付明進行對話的是RB監理加藤,話說到這開始讓付明搞不懂了,“他父親是大連人,也就是說是中國人,而他卻是RB人。”

“我母親是RB人。”加藤看出了付明一臉的疑惑。

這樣一說,即使再糊塗的人也應該明白過來了,更何況時年付明已經是已經四十三歲了。看上去加藤也該跟自己的年齡差不多,其實加藤已經四十八歲了。

兩個人好像一下子再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可說了。其實付明的心裏已經對加藤不懷有一點的好感了。

加藤是RB人,算不上是中國通,但他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就他說中國話發音的準確,語速的流利是有些中國人也比不上的。盡管他把中國話說得很流利,但稍稍的品味一下,他的話又跟正宗的中國話還是有好大的出入,正宗的中國話因為根生的地域不同都帶有濃濃的方言土味。他卻沒有那種土味,就像一個外國人學說中國話大都是根據老師教出來的,也就是說老師帶著哪個的地方的方言學生就有哪個地方的方言。加藤卻是帶著一口沒有中國方言的中國話。仔細的去聽倒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大連的方言,隻是這方言顯得有些悠遠甚至微乎其微。其實他在中國話的發音上小時候是下過很大的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