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九)12月25日(1 / 3)

(九)12月25日

在這個世界上有野心的人太多了,但真正能憑著腳踏實地幹出點事的人並不很多,不是那些人的心氣太高,追求的目標太遙遠,即使一輩子不斷的努力也不會實現,再就是不著邊際的憑空臆想,一遇到吃苦受累就徹底的鬆套了。在人們的眼裏付明算是一個能幹出點事兒的人。恪守時間個是主要因素。

在新加坡裕廊島的大士電廠沒有多久人們就發現有兩個人在時間上是最講規律的,一個是DD公司的付明,另一個是RB監理加藤。說白了人的一生不過是時間隧道裏的一個線段,他的最小刻度分為秒,接下來是分,再接下來是小時,是天,是月,最大的刻度算是年。珍惜時間恪守時間也算是對人生的尊重。

DD公司每天早上七點半上班,這個時間對於付明來說是沒法約束的,他早在七點的時候就到現場了,先是把DD公司的工作區域內通通的看個遍,對於工程進度的快慢,日工作量的多少,當天將會遇到那些施工上的難點,都做到了心中有數,早會的時候會對一天的工作進行周到的安排。

其實他完全可以不必要幹的這麼勤奮,各個項目還各有分工,新加坡主管鍋爐的是高永宏,他也是幹了好多年的老鍋爐了,並不是付明把工作幹的細致了,別人就可以偷懶了,相反有他在前麵帶頭別人就不可能拈輕怕重了。

付明的這個習慣不是到了新加坡才養成的,是從國內帶過來的。盡管他今天是一個項目部的經理了,在他的心裏他還覺得是一個工人,就像一個已經當上了將軍的士兵,心裏還在以一個兵的心裏約束著自己。付明在當工人的時候也總是把上班的時間提前到半個小時。

反映一個人真正氣質所在絕不是昨天還是一個工人,今天當上了企業的主管,無論從衣著打扮和言談舉止都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甚至變得跟以前在一起工作的工人不言苟同,那麼這樣的人氣質並不是變得高尚了,相反做人的劣性卻充分暴露了出來。

在這和平的年月裏,人人都會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想在事業上幹出點成績來,都不想把自己人生活得平平淡淡,各行各業的競爭也就愈演愈烈,真想幹出點成績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敬業和守誠,堅持和忍耐是會成全一個人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

實事求是既是一個人做事的準則,也是衡量一個人基本素質的尺度。這個社會太需要講真話做實事的人了,那種虛假的,讓人鼓吹起來的沽名釣譽的經不起一點考驗和實踐證明的那種宣揚,給人們的思想帶來了誤導,久而久之,人們就像聽到了狼來了一樣,即是真實的宣傳人們也會在心裏產生了懷疑。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就像霧霾一樣達到急需要治理和扭轉的時候了。

DD公司是一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名聲已經不再像前幾年那麼的響亮了,好多的國有企業到了今天已經使曾經的金字招牌變得鏽跡斑斑,甚至有的破損不堪了。決不能否認國有企業曾經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的承載能力,沒有曾經的老牌國有企業,誰都不敢想象中國的經濟會有今天發展,國有企業到今天也是發展的太久了,曾經的那種無私奉獻,愛崗敬業,以廠為家的精神盡管還在提倡和宣傳,但事實上成了好像隻有傻子才願意幹的事兒了。國有企業一度成了利益集團,家族企業,人人都想從國有企業裏撈得好處,卻很少想到對企業做出多大的貢獻。都覺國家的錢最好掙,掙國家的錢才有保障,工人也變得慵懶,甚至把那些最底層幹著最髒最累最危險的人群看成了低等的最沒出息的,當然他們的收入也是在貧困的底線上徘徊。工人們對國有企業已經不抱多大的希望和信心了,這裏成了滋生腐敗最猖獗的巢穴。

真正決定國有企業命運走向的絕不是付明這樣的小人物,他隻能是盡自己職責範圍做到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企業無愧於國家而已。使跟著自己的工人能有一碗飯吃,自己也有一份養家糊口的事兒來做。

國有企業發展到今天進退兩難的地步,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急需有一條適合當前企業發展的路子。

“誰給了你們這麼大的膽子,可以隨隨便便的把鋼梁給割掉了。”誰都沒想到五天前頂著大雨為了吊裝省煤器導流罩割掉的鋼梁,在今天安裝的時候被一個陌生麵孔的RB人發現了,立時給停止了作業。這個RB人漢語說的並不很好,還算能讓人聽得懂。

“20日吊裝導流罩那天剛好趕上了大雨,導流罩卡在了鋼梁中間吊也吊不出來,落葉落不下去,隻好把鋼梁給割掉了。”李春生及時的跟那個RB人解釋。其實他完全的可以說是你們的設計給我們的施工帶來了**煩,如果不是你們設計上的疏忽,何必那天頂著大雨在施工。他也完全可說是RB監理加藤同意割掉鋼梁的。他之所以沒那樣的說,還不知道眼前的RB人是個什麼來頭,他那樣說會不會給加藤帶來麻煩。通過幾個月的接觸李春生對加藤也產生了挺不錯的印象。

“有什麼事兒?就跟我說吧。”

RB人看到了一個體格略胖,麵皮白淨的人,穿著一身跟別的工人一樣的銀灰色的工作服的人走了過來,跟他說。

“我要找你們的經理。”

“我就是這的經理。”

“你們這些中國人膽子真是太大了,居然可以隨隨便便的自作主張把鋼梁給割掉了。這是野蠻施工。”

“在你的心目中中國人就永遠都是沒有膽量的,膽小如鼠的,在你們的設計出現錯誤的時候,我們寧可使公司價值上千萬的吊車冒著傾翻的危險,工人的生命受到了安全的威脅,也要等到你們拿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才做出決策嗎?好像你從來就不知道中國人也是有頭腦的,也會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作出決定的,別說是拆下來的鋼梁還能按原樣恢複,即使再也恢複不了我們也不會冒險付出任何代價的。”付明本想用更加嚴厲的話來頂撞眼前的RB人,他還是改變了主意,在他的處事理念裏凡事都是以和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