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秦權勢顯赫、紅極一時的時候,金帛二十萬兩供他使用,他所指揮的戰車和騎兵連接不斷,所到之處都顯得威風八麵,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莫不望風聽從他的號令。趙國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尊重。其實蘇秦此人,當初隻不過是一個住在陋巷、掘牆做門、砍桑做窗、用彎曲的木頭作門框的那類窮人罷了。但現在的他卻常常坐上豪華的四馬戰車,騎著高頭大馬遊曆天下,在各諸侯國朝廷上遊說君王,使各諸侯王的親信不敢開口,天下沒有誰敢與他對抗了。

蘇秦要去遊說楚威王,路過洛陽。父母得知,就趕緊整理房間、清掃道路,雇用樂隊,準備酒席,到距城三十裏遠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對他敬畏得不敢正視、斜著眼睛來看他的威儀,側著耳朵聽他說話;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樣在地上爬,對蘇秦一再叩頭請罪。蘇秦問:“嫂子你對待我為什麼以前是那樣的傲慢不遜,而現在又這樣的卑賤下作呢?”他嫂子答:“因為現在你地位尊顯、錢財富裕的緣故。”蘇秦長歎一聲說道:“唉!一個人如果窮困落魄,連父母都不把他當兒子,然而一旦富貴顯赫之後,親戚朋友都畏懼他。由此可見,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權勢和富貴怎麼能忽視不顧呢!”

張儀說秦王

【原文】

張儀說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麗不言為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餘韓成從,將西南以與秦為難。臣竊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謂乎!臣聞之曰: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今天下之府庫不盈,困倉空虛,悉其士民,張軍數千百萬,白刃在前,斧質在後,而皆去走①,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殺也。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行,故民不死也。

“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不攻無功相事也。出其父母懷衽之中,生未嚐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②,斷死於前者比是也。夫斷死與斷生③也不同,而民為之者是貴奮也。一可以勝十,十可以勝百,百可以勝千,千可以勝萬,萬可以勝天下矣。今秦地形,斷長續短,方數千裏,名師數百萬,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與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戰未嚐不勝,攻未嚐不取,所當④未嚐不破也。開地數千裏,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頓⑤,士民病⑥,蓄積索,田疇荒,困倉虛,四鄰諸侯不服,伯王之名不成,此無異故,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臣敢言往昔。昔者齊南破荊,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之君,地廣而兵強,戰勝攻取,詔令天下,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钜坊,足以為塞。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勝而無齊。故由此觀之,夫戰者萬乘之存亡也。

且臣聞之曰:‘削株掘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秦與荊人戰,大破荊,襲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荊王亡奔走,東伏於陳。當是之時,隨荊以兵,則荊可舉。舉荊,則其民足貪也,地足利也。東以強齊、燕,中陵三晉。然則是一舉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與荊人和。今荊人收亡國,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廟,令帥天下西麵以與秦為難,此固已無⑦伯王之道一矣。天下有⑧比誌而軍華下,大王以詐⑨破之,兵至梁郭,圍梁數旬,則梁可拔。拔梁,則魏可舉。舉魏,則荊、趙之誌絕。荊、趙之誌絕,則趙危。趙危而荊孤。東以強齊、燕,中陵三晉,然則是一舉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與魏氏和,令魏氏收亡國,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廟,此固已無伯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國之兵,而欲以成兩國之功。是故兵終身⑩暴靈於外,士民潞病於內,伯王之名不成,此固已無伯王之道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