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卷十六(十六則)(3)(3 / 3)

【譯文】

古今忠臣義士,其名載於史冊的,萬世為不朽,然而也有不幸而湮沒無傳的。南唐後主沉溺於佛教,二位大臣相繼進諫,一人被處以徒刑,一人被流放。歙(今安徽歙縣)人汪煥為第三個進諫者,極言後請死。他說:“梁武帝崇信佛教,刺血寫佛經,讓僧人剪掉他的頭發,舍身為佛奴,屈膝尊禮和尚,到最後,竟餓死於台城。如今陛下信佛,未見你刺血、剪發、舍身、屈膝,臣擔心他日陛下的下場還不如梁武帝。”後主看了諫書,赦免他並讓他作了官。又有淮人李雄,當宋朝軍隊征伐南唐時,他出守西邊,沒遇到宋朝的軍隊。李雄以國家都城被敵人重重包圍,不忍心端坐不動,遂東下救援,布陣於溧陽(今屬江蘇),與宋軍相遇,父子俱沒,沒有與他一起東下的幾個兒子也死於其他地方,一家共死了八個人。李氏亡後,沒有給予他任何褒獎封賞。其事跡也僅見於《吳唐拾遺錄》。最近皇帝有旨,將九朝國史合為一書。假如他日史官將其事跡列在《李煜傳》中,對二人的亡靈也算是一個安慰。歐陽修作《吳某墓誌》說:“李煜時,擔任彭澤主簿,曹彬攻破池陽(疑為池州,今安徽貴池),派遣使者招降郡縣,其彭澤縣令欲以城降,某說:‘我能為李氏死爾。’乃殺曹彬使者,為李煜堅守彭澤。煜已投降,某為遊兵執送軍中,主將責備他殺掉使者之事,某說:

‘固當如此。’主將感義而釋放了他。”其事雖可了解大概,但文中隻提某某,實為可惜。

靖康之難,朱昭等數人戰死於震武城。我從朱弁的兒子朱栐那裏獲得一本《忠義錄》,本書特意在四朝史中為朱昭等人立了傳,大概是歎息朱昭等人無傳的緣故吧?

唐人酒令

【原文】

白樂天詩:“鞍馬呼教住,骰盤喝遣輸。長驅波卷白,連擲采成盧。”

注雲:骰盤、卷白波、莫走鞍馬,皆當時酒令。予按皇甫鬆所著《醉鄉日月》三卷,載骰子令雲:聚十隻骰子齊擲,自出手六人,依采飲焉。堂印,本采人勸合席,碧油,勸擲外三人。骰子聚於一處,謂之酒星,依采聚散。骰子令中,改易不過三章,次改鞍馬令,不過一章。又有旗幡令、閃擪(yè)令、拋打令。今人不複曉其法矣,唯優伶家,猶用手打令以為戲雲。

【譯文】

白樂天詩:“鞍馬呼教住,骰盤喝遣輸。長驅波卷白,連擲采成盧。”注說:骰盤、卷白波、莫走鞍馬,都是當時酒令。我查皇甫鬆所著《醉鄉日月》三卷,其中載骰子令說:拿十隻骰子一齊擲出,自出手六人,依采飲酒。擲出堂印,本采人勸合席,擲出碧油,勸擲外三人酒。骰子聚在一處,謂之酒星,依采聚散。骰子令中,改易不得超過三次,次改鞍馬令,不超過一次。又有旗幡令、閃擪令、拋打令。現代人對這些已不懂得怎麼玩了,唯有唱戲之家,還用手打令以為飲酒時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