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項目彙報(2 / 2)

類似的項目組還有好幾個,飛船便是其中一個項目組的研究內容。隨著飛船的正式投產、獲得適航證、稱為熱銷貨,其他的項目組都有點坐不住了,原本偏向輕鬆的研究氛圍明顯加快了節奏,至少王誌偉就發現同在一個樓層的其他項目組成員,下班的時間同樣也越來越晚了。

大家的年齡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全世界各大名校出來的,又是差不多時間進的公司,自然也存在比較的心理。同樣的起點,人家已經做出了名堂,幫助公司的產品大賣了,雖然公司沒催過,但是自己手頭的也得抓緊了。能憑自己的本事考進世界排名前列的名校,並打算一輩子投身科研工作的人,沒有點競爭和拚搏意識是不可能走到這一步的。尤其是他們選擇的是企業,很簡單的道理他們都懂:不創造利潤的企業是無法長期維持研發投入的。

而對於電推技術項目組的成員來,最近的日子忙碌卻開心,因為,他們這半年的工作已經有所收獲,就要出階段性成果了。這段時間來,王誌偉因為專業能力和溝通能力都比較強,已經成為項目組公認的組長,於是,向公司彙報和講解階段性成果,順便爭取更多的資源支持的工作,便落到了他的頭上。

王誌偉做了兩次深呼吸,平複了心情,和項目組其他成員互換了一下鼓勵的眼神,毅然帶頭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陳文浩以及公司的一些高管已經等在裏麵了,見他們進來,陳文浩率先站起身來迎接。這種尊重讓人如沐春風,對知識分子來,有時候這比物質獎勵更顯得寶貴。

陳文浩看著眼前的這批科研人員,心中滿是自豪,通過大手筆的投入,公司迄今已經邀請到了數百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填充了公司的各種專業崗位,而其中有足夠的學識和能力,可以從事高端研發工作,也就是能夠消化外星科技資料的,最終也就篩選出二十多人,他能叫得出每個人的名字。

挑選後的外星科技資料,更多的是對地球現有理論體係的靈光一現,以及製作工藝和材料上的進步,這就決定了公司的長期研發方向,所以陳文浩並不需要學科領袖、學科領路人這樣等級的科研大牛,當然這樣的大牛也基本不可能選擇一家私人公司就職。他需要的是有潛力的苗子,有外星科技在手,完全可以享受將苗子灌溉成大樹的過程。

而電推動力技術是他非常看重的一項技術,如果能夠被自己的科研團隊吸收消化,接下來公司的產品線就可以增加新的成員了,在飛船的基礎上,將會更加的“高大上”。

和研發人員交談了一會,詢問了下工作和生活的情況後,陳文浩就將話題轉回了正題,“接下來請王研究員介紹一下電推動力項目的最新進展,大家不用記錄,今所的一切內容都屬於公司的最高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