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浮沉(四)(1 / 3)

化學課上,蔣老師舉起選修3課本,說:“同學們,我們之前上課一直是用化學《讀本》,不用課本,因為《讀本》講得很清楚,麵麵俱到,而課本顯得雜亂不堪,有些內容沒講到,缺斤少兩。現在我們開始學習結構化學,統一用課本,因為《讀本》是黑白印刷的,而課本是彩色印刷的,彩色插圖看得更清楚。”

大家笑了。原來課本就是用來看插圖的。

“課本和《讀本》裏某些術語的叫法不同,比如,課本裏的‘泡利原理’在《讀本》裏叫‘保裏不相容原理’,我們以課本為準。選修3裏也有元素周期律的內容,這個我們學過,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不講。”

趙嵐嘀咕著:“很熟?我都沒感覺啊。”

趙嵐這嘀咕的聲音很大,他坐在最後一排,而講台前的蔣老師仍能把趙嵐嘀咕的話語聽得清清楚楚。蔣老師皺起眉頭,說:“趙嵐,你怎麼那麼自私呢!全班又不隻有你一個人,不可能因為你感覺不熟,我就要打亂教學安排。”

趙嵐立刻閉嘴,低下他羞愧的頭顱。他也不知他剛剛那麼一句閑言碎語的傳播範圍竟然這麼大,能驚動五米之外的人,實在不可思議。

“你們數學即將要學立體幾何,正好配合了我們結構化學的學習。如果你的空間想象能力太差,那我講晶體結構無論如何都不能把你講懂。好了,我先來講能層、能級、構造原理。”蔣老師講課依舊是快馬加鞭,在黑板上列出一火車的電子排布式,字體特小,趙嵐雖然對自己的視力非常自信,但他坐在最後一排真是一個字母都看不清。聽也聽不太懂,看也看不明白,為之奈何。

蔣老師寫完鋁的電子排布式後,說:“同學們,如果你們課前不預習,那化學課你們就喝涼水去吧。”

的確,以蔣老師的上課節奏,初學者恐怕隻有騎著摩托車才能跟上。黑板就像浩瀚的宇宙,知識點多得像滿天星星。

數學課也不甘示弱,同樣讓大家倍感憔悴。大家開始學直線和圓的方程,這是解析幾何的起步,趙嵐已經初步領略到解析幾何的可怕之處,正如周波在閑聊時所說:“解析幾何啊,就是你做一道題打了滿滿一張紙的草稿,最後發現你算錯了。”

馮總最近上課時喜歡布置一兩道思考題,讓大家課後研究,趙嵐覺得作業已經讓人疲於奔命了,這思考題還是熟視無睹為好。每次課上,馮總首先會問:“昨天布置的思考題你們做了沒有啊?”

總有些人底氣十足地說:“做了。”這時,趙嵐就一臉麻木地望著馮總,已經不知道要為偷懶而愧疚了。

周三的數學課上馮總還特意點了幾位同學,逐一問道:“昨天的思考題你是怎麼做的?”

接連四個人都保持沉默。馮總沒讓他們坐下,他們就乖乖地站著。

馮總把題目講完後,說:“你們都坐下吧,別擋到身後的人看黑板。以後我布置的事情要按時做。”

趙嵐著實慶幸自己沒被點到。周四的數學課上,馮總直接讓每個人把思考題的解答過程擺在桌上,他在教室裏巡視一圈。

馮總說:“還是有很多同學沒做,而且昨天罰站的同學裏麵也有幾個人沒做!

“我想說,聽課不是坐茶館啊。有些同學很瀟灑,上課的時候把腿一翹,隨便聽聽,也不做筆記,課後也不去總結我講的內容,思考題看都不看,那學習效果當然要打折扣。

“有同學跟我說,他上課的時候感覺聽得很爽啊,為什麼做題總是做不對?我說,聽老師講和自己去做那完全是兩回事,很多內容你都需要落實到位。隔壁班的數學老師改完他們班的數學作業就感歎:大家的加減法算是過關了,其他的代數運算基本是一動筆就錯。”

代數運算除了加減法,還有乘除法,乘方開方,求對數,求三角函數值。解析幾何的運算量太大,以致使人一不留神就會出錯,把2乘3算成5啊,把2加3算成6啊,讓人產生一種恐慌感,每算一步都擔心會錯,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筆和手出了故障。

馮總笑道:“你們學直線和圓就糊塗成這樣,那以後學橢圓、雙曲線、拋物線該怎麼辦喲!好了,今天講直線相交的問題。”

這周四下午的數學考試結束後,馮總讓幾個同學幫他改完填空題和選擇題,他自己很快改完解答題,想吃了興奮劑似的,特別敬業。晚上7點半,陸續有人被叫到馮總辦公室去“接受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