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浮沉(三)(3 / 3)

褚向潔講道:“‘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這兩句是說,楊玉環是一位美少女,整日生活在閨房之中,別人難得一見。然而她的美貌不應被浪費,最後她被選中成為唐玄宗的妃子。

“其實這是在說謊。事實上,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的妃子,後來唐玄宗看上了楊玉環,就使出一些手段讓她變成了自己的妃子。

“白居易在詩歌裏扭曲事實,掩蓋真相,主要是遵循‘為君者諱’的傳統。要說皇上居然搶了自己兒子的老婆,這算是頭條八卦了。”

大家笑了一聲。

褚向潔接著說:“這是一樁醜聞,而且是天大的醜聞,大家雖然心知肚明,但必須為天子遮羞,不能把明說出來,要掩飾一下。接下來,白居易就開始描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恩愛生活。”

趙嵐和韓建業還在討論我國男女比例的問題,趙嵐問:“為什麼男女比例會這麼失調?是計劃生育導致的嗎?”

韓建業笑道:“當然不是,計劃生育又沒限定生男還是生女。可能是因為某些地方還遺留著重男輕女的思想。”

趙嵐不敢苟同:“即使人們重男輕女,那也不能決定生出來的是男是女啊。”

韓建業說:“你怎麼這麼傻!現在可以檢測孕婦胎中嬰兒的性別啊,如果是女嬰,有些人就會墮胎,甚至生出來以後再遺棄。”

“啊?真的假的?這好殘忍啊!”趙嵐非常吃驚,他特希望韓建業是在瞎扯,因為韓建業所說的行為不僅影響了男女比例,更是觸碰了人類文明的底線啊。

正巧,王雨露講道:“‘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為唐玄宗寵愛楊玉環,楊家人全都成為達官貴人,這令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能多生女孩。我國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婦女如果生出一位小公子,全家人都會喜上眉梢。現在居然全天下的父母都想生女兒,可見楊貴妃受寵之深。”

這首詩前一小半在講李、楊二人的歡情,後麵一大半在講楊玉環死後唐玄宗的長久悲痛,是為‘長恨’。趙嵐翻開語文《名師一號》,看著全詩的譯文,越看越感動,看到結尾處竟然想哭了。這《長恨歌》是文言詩歌,趙嵐讀得似懂非懂,但那譯文卻是直直白白地把這故事講了一遍,趙嵐看得真真切切,著實為唐玄宗心痛不已。

這倒數第三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把一位哀痛欲絕的君主活生生地擺在讀者麵前。佳人已去,在這牛郎織女相會的七夕節,深夜,長生殿裏,唐玄宗獨自坐著,嚐著寂寞和相思。也許曾經在無數個夜裏他都和楊玉環在這長生殿裏聊著情話,如今他隻能向著天堂私語。

詩歌寫得再絢麗玄妙,它寫的也終究是人,雖然人的際遇變幻莫測,但人的感情卻再簡單不過了,這種肝腸寸斷的痛苦,在千年之後依舊能引起無數共鳴。

講到最後,褚向潔說:“關於這首詩的主旨,存在不同說法,課本裏也有所提及。有人說‘長恨歌’的‘恨’是恨命運不能成全佳侶,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天人永隔的苦痛而恨。也有人說這‘恨’是恨唐玄宗荒淫誤國,製造了悲劇而最終又承受了悲劇,應當引以為戒,如果你不愛江山,你可以退位讓賢,像溫莎公爵一樣啊。”

又有些女生發出“哇”的一聲感歎,再次暴露少女心。男生們幾乎都不知道溫莎公爵是何許人也,而很多女生有所耳聞。這位老兄曾是英國國王,他和已婚的辛普森夫人相戀,但兩人的戀情遭到全英國的反對,最後他堅定退位,和辛普森夫人攜手天涯,他也就成為英國曆史上唯一主動辭職的國王。他也真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最高榜樣。

褚向潔說:“其實,我個人更願意相信白居易也有溫情的一麵,他寫這首詩或許就是純純粹粹地在寫愛情。詩歌中有很大篇幅都在渲染傷情,倒數第二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更是成為千古名句,作者真誠地盼望天下有情人都能執手偕老,永浴愛河。”

下課鈴響,王雨露和褚向潔一齊向全班鞠躬,大家熱烈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