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當時惘然(七)(3 / 3)

他在等著大家接下句。422寢室的人首先跟上:“隻是近黃昏。”

他又說道:“相見時難別亦難——”

大家接道:“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通。”

“天意憐幽草——”

這一句有點難,大家都沒接上,呆呆地望著孫哥。孫哥說:“下一句是‘人間重晚晴’。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錦瑟》同樣也是千古名篇。至於李商隱為何要寫這首詩,曆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因為李商隱愛戀一位名叫‘錦瑟’的侍兒,用這首詩表達相思之情。更多的人認為這首詩是表達對死去的妻子的悼念。我們來看第一句……”

他講課時點了幾位同學發言,畢竟一堂課如果一直都是一個人在嘮嗑,必然顯得太乏味。講到“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時,他點了朱木同:“朱木同,請你來說說,為什麼作者要提到莊生夢蝶和望帝托鵑這兩個典故?”

朱木同站起來,顯得特別穩重,麵無表情,說:“莊子夢到自己變成蝴蝶,這個典故表現出一種真實和夢幻交錯的混沌感;望帝死後化為杜鵑,日夜悲鳴,這個典故表現出一種生死交錯的滄桑感。作者借這兩個典故表達了那種穿越時空甚至穿越生死、分不清真實和虛幻的強烈的思念之情,表現出他情感的真摯和深刻。”

朱木同說得好流暢啊,似乎是早有準備。孫哥點了點頭:“你說得挺好。我來強調其中幾點……”

講到最後一句時,孫哥點到趙嵐:“請趙嵐同學來說說‘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趙嵐站了起來,略有些緊張:“呃,我認為,這句話是作者在回憶往事時表達一種緬懷、悵惘的感情,作者說他當時並不覺得那些瑣事和感情有什麼特別的,等到追憶的時候才覺得特別值得珍惜。”

其實趙嵐一直都不太懂這句話是啥意思,尤其是這個“惘然”,到底是什麼感情,他說不清道不明。也許是迷惘困惑,也許是哀傷憂鬱,也許是糊裏糊塗懵懵懂懂。

“好,請坐。”孫泊澤總結了幾句。最後,他向全班鞠了一躬:“我就講到這裏,可能因為我剛才比較緊張,有些地方講得不太清楚,很抱歉。謝謝大家!”

大家再次鼓掌。孫哥回到座位後,沈老師也總結幾句,而後說:“我想問問剛剛發言的幾位同學有什麼感想。我隨便問幾個人啊,朱木同,你說說。”

朱木同笑著站起來:“老師,其實我是托兒。”

沈老師一聽就笑了:“哈哈哈……大家聽到沒,他說他是托!”

大家也笑了。沈老師說:“好吧,你坐下吧。我再問個人。趙嵐,你說。”

趙嵐站起來,笑道:“其實,我跟孫泊澤是一個寢室的……”

沈老師又笑道:“你也是托兒?哎呀,同學們來講課不要專門找托啊,這樣不好。”

趙嵐尷尬地坐下了,他當然並不是托兒,隻是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沈老師打斷了。沈老師說:“現在請孫泊澤自己來說說你的感想吧。”

孫泊澤站起來,說:“我感覺今天我還是挺緊張的。我之前花了很多時間準備,跟朱木同商量好讓他回答一個問題,然後我跟我們寢室的人說,我念到李商隱的詩句時,我說上句他們就接著說下句……”

大家聽到這裏就笑了。孫哥也笑了,說了幾句就羞澀地坐下。

沈老師說:“好。我們在學完語文必修3課本以後就會開始學習選修課本《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書裏的大多數詩歌都請同學們主動報名講解,先到先得,每首詩可以由一個人講,或者兩個人一起講,但不要超過兩個人。當然,如果你有自己感興趣的古詩要和大家分享,也可以報名。有的同學喜歡李煜,還有的喜歡納蘭容若,不要錯過機會了!”

某些女生聽到“納蘭容若”都發出“哇”的一聲感歎。趙嵐嘀咕著:“納蘭容若是誰?”

錢晨回過頭說:“納蘭性德,字容若。”

“哦——”趙嵐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態。其實他啥也不懂,納蘭性德他也不知道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