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了想,然後笑了。這理發師要是給自己理發,那他就違背了自己定的規矩;他要是不理發,那按他的規矩又要給自己理發。這規矩真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啊。
馮總說:“集合是一組元素構成的整體,它的所有元素必須是確定的。比如,我們21班的全體學生可以構成一個集合,每個學生是一個元素。至於所有不給自己理發的人,這不能構成一個集合,因為元素並不確定,我們不能確定那個理發師會不會給自己理發,也就不能確定這個集合是否存在。”
當然這隻是個引子,馮總很快便轉入正題。他講課同樣是爐火純青,具有大將風範,十足氣場。節奏快慢被他完全掌控,板書的字體圓潤流暢,俊秀悅目。教室的黑板可以上下滑動,馮總講課時上下拖動黑板的動作實在瀟灑。
在講到集合的無序性時,他講了一道例題——這正是入學考試數學試卷的第1題。他說:“入學考試的這個題全班有十幾個人做錯了,說明有些人在暑假沒有認真預習。”
趙嵐心裏一涼。他的的確確預習了,但這題也的的確確做錯了,實在慚愧。一道選擇題可是5分呐。
馮總講課的氣場足以吸引所有人聚精會神地傾聽,不容分神,一旦開了小差那就會被甩出好遠,再難追上。人一旦專注起來,時間就會飛得很快。
9點15分下課鈴響時,趙嵐還感覺不過癮呢,馮總說:“這節課大家聽講很專心,希望以後的每堂課都像今天一樣。”
課間休息10分鍾。9點25分,上課鈴響,英語課。英語老師也是三十來歲,她叫楊希,不僅年輕,而且漂亮。楊老師說:“這次入學考試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很多同學做選擇題的時候,一道題選了不止一個選項啊。”
有些人顯得很吃驚,不是為這個現象吃驚,是為楊老師提到這個現象而吃驚,因為他們就是選了多個選項的。班長褚光良問道:“那個題目不是叫‘多項選擇’嗎,本來就應該選不止一個選項吧?”
楊老師說:“這個所謂的‘多項選擇’用英語說就是multiple-choice,是指多項裏麵選一項。其實就是單項選擇的意思。”
教室裏傳出驚呼聲。有不少人幾乎每題都選了不止一項,這結局真是不堪設想,已經無法用語言安慰他們了。
楊老師說:“入學考試的試卷我不講,我直接開始講課本。先說一下我們英語課的規矩啊。第一,上課要帶課本。你們初中的課本叫go-for-it,‘新目標’,對不對?我們高中的課本是這樣的,人教版的。”
她把課本舉了起來。課本的封麵顯得非常莊重,“英語”兩個字端端正正地立在封麵正上方。
楊老師接著說:“第二,上課不準隨地吐痰。”
大家笑了。她也就是調侃一下。
“第三,上課的時候不準用中文聊天。可以用英語聊天。另外,在課後,你們要自覺去背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的單詞啊,學校是在暑假就要求你們開始背的。從新二開始背!”
吳付問:“那新一呢?”
楊老師說:“新一是柯南的問題,不是你們的問題。”
大家又笑了。意思是說,新概念第一冊的單詞很簡單,不用背。
“有的同學高中生活的狀態是這樣的啊。高一的時候,沉浸在進入我們高中的喜悅裏。高二的時候,尋找情感寄托。”
有些人一聽這話就發出一聲怪笑。
“高三的時候,奮起直追啊!我告訴你們,如果耽誤了高一和高二,那高三就追不上來了。好,說說我們的英語課本。我們課本裏的某些課文是需要背誦的,每學到一個單元,我會告訴大家要背的內容,在規定時間之內,每位同學都要來找我背課文,我逐一登記,絕不會有漏網之魚。”
課本第1單元的主題是friendship(友情),楊老師先講了講新單詞,而後她也不急著講課文,而是先讓大家討論幾個關於友情的問題——當然是用英語討論,權當熱身。她使用了投影,大屏幕上出現幾位洋溢著美麗笑容的男男女女。
在高中階段最愛用投影儀的就是英語老師了。那些PPT是別人早就做好的,英語老師借來用用,非常省事。語文、政治老師也常用投影,物理、化學、生物老師偶爾會用,數學老師幾乎從來不用。對此,他們的化學老師蔣河曾在課上發表感歎:“要說文科的老師真舒服啊,有時候隻要打開投影,放出PPT,簡單地講講,很快就講完一堂課了。但是我們數理化的老師不行,必須要用板書,那是很辛苦的。”
理科老師注定了要多吃些苦,畢竟結論是一步一步推出來的,不能用PPT一股腦地潑出來。
下課前,楊老師讓每人把自己的中文名和英文名寫在紙條上,一起上交,以後她就用英文名稱呼大家,借以營造英語課的氛圍。
10點過5分,下課鈴響。要做課間****,校園裏回蕩著運動員進行曲,這曲子從小學放到高中,真是校園裏最流行的歌曲之一,還有一首最流行的就是國歌。
大家先後下樓,來到厚德廣場。學校的校訓是“厚德,博雅,篤學,敏行”,厚德廣場以此得名。此外,校園裏有個湖叫博雅湖,有條環繞全校的路叫敏行環路,有個亭子叫篤學亭。主席台上站著三位帶操的同學,站得端端正正。高一的新生很久沒做過廣播操,慵懶了幾個月,非常生疏,做操時他們一個個不知所措,隻能邊看邊學,那動作也太難看了,像馬戲團的猴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