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繼續工程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3 / 3)

三、積極努力,為繼續工程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現有資料表明,在美國,工程方麵的繼續教育規模和數量非常巨大。美國企業界用在教育上的投資,1984年高達400億至600億美元,接近全美所有公、私立四年製大學的年總經費(600億美元),成為推動美國工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經辦繼續工程教育的機構有公司、大學、學會和私人四個係統,其中公司、企業所辦約占50%以上,而大學約承擔24%。

我國的繼續工程教育正處於起步階段,企業單位有迫切的需要,但受到師資及一定的教學物質條件的製約。中國科協和所屬省市科協的科技進修學院是繼續工程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麵軍,但正處於恢複、發展之中。高等工業學校應承擔較大數量和較高層次的理論和技術水平的繼續教育任務。我們要加強兄弟院校之間的聯合和協作,互相支持,互相交流,形成有特色的繼續教育地區網絡。

我們設想,當前我校繼續工程教育學院的基本重點是五六十年代畢業的大專或本科生(包括一般高等院校教師)。考慮到繼續教育應該麵向本地區、麵向浙江的地方工業,也應把中級在職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作為重要對象。因此在教學的組織上除按學科分類外,大致有三個層次:中專層次、本科(包括專科)層次以及具有高級職稱(職務)的繼續教育層次。

根據前階段的情況,教學目的和內容分為四類:

1.知識更新、拓寬、提高類:這是繼續教育的主要目的,根據五六十年代本科教育的知識結構的局限性,充實必要的基礎理論、技術基礎理論、外語、計算機等未學過的新的科技知識和科學技術最新成就。包括高等學校師資對新興、交叉學科的專攻。2.管理和經濟科學知識類:新形勢下對企業領導人和工程技術人員馬列主義基礎理論、現代管理和經濟科學知識的補充,轉移到管理工作崗位的科技人員對現代管理(包括計算機信息管理)知識的必要學習。

3.配合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理論的推廣應用,開辦專題班,加速“四新”的開發、推廣和轉化。

4.經濟、商業金融、法律等涉外科技、文化交流所必需的經濟、情報、法律知識或出國人員專門外語水平的提高。

培養方式以短期為主、長短結合,有下列形式:

(1)2—3個月為一期的短訓班,攻讀2—3門課程;半年為一期的培訓班,攻讀4門課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專業進修班,係統地掌握有關專業知識。

(2)以半脫產或業餘學習為主的各種專業進修班。

(3)直接到企業所在地舉辦各種技術培訓、講座。

(4)其他多種形式繼續教育,如單科進修、專項技術培訓、助教進修、碩士課程攻讀、高職稱科技人員專題研討以及充分利用學校與國外高等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組織國內外學者共同的學術討論會和合作研究,把繼續工程教育的水平推向更高的層次和深度。

為繼續工程教育開設的課程,在學校現有學科種類、師資特長的基礎上,要不斷根據學科發展的動向、國家(地區)經濟發展趨勢、投資計劃的落實和需求,向企事業單位、專業學會進行調查研究,在擴大知識領域和促進學科交叉的方向上設計新的綜合性課程和知識模塊,以不斷提高學員應用和開發能力。

從近幾年我校實際開設的課程及其發展趨勢看,可以有大學本科教育的重複課程以及少量研究生課程,這對於提高我國現有科技人員知識水平的層次比例是有利的。

繼續工程教育在我國還是一個新的事物,在理論和實踐上還需要認真研究和探索。既然許多國家的實踐已證明了它的作用,相信它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我國的四化建設更具特殊的意義。我們將進一步努力,為發展我國的繼續工程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