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麵向國家重大需求,做好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1 / 3)

這一年來液體傳動及控製國家重點實驗室又有新的進步,尤其是取得的成果和正在進行的工作,使我很受鼓舞。高等學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能夠堅持麵向國家的重大需求,麵向本學科前沿,努力地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安全和社會發展做技術性、戰略性的重要工作,這是非常值得提倡、鼓勵和充分肯定的。特別是當前國家正麵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並且也麵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國家重點實驗室要為國家做重要的事情,不是滿足於一般的發表文章,一般的做一些技術推廣和應用工作。

在成果和發展方向中,有幾點是很值得肯定的。首先是承擔的項目和工作的方向都是瞄準了有關能源等重要的工程和領域,以及新的科學研究和發展方向,瞄準了國防工程建設方麵重大的關鍵技術展開的。這些工作不僅停留在理論工作、計算機建模及仿真技術上,而是應該做到關鍵元器件突破和整個工程係統的集成,研究工作不停留在大學實驗室當中,而是跟企業界和工程界結合。我感到高校的實驗室堅持這樣的方向不太容易,應該提倡。因為這個實驗室屬於機械工程學科,堅持這樣做不光在科學研究上有價值,而且對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理論和實踐結合、能夠擔當國家重任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也是必要的。

第二點是在注重應用研究的同時,實驗室還注意了應用基礎研究與基礎性研究,包括應用流體力學、流體測量等方麵的工作。基礎研究始終是高技術發展的源泉,如果國家重點實驗室隻搞應用和工程,就不會有原始性的創新,也很難保持持續創新的源泉和動力。注意在把主要力量麵向國家重要需求開展應用研究的同時,保持精幹力量進行基礎性研究工作,不斷提高學科的基礎,這也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

第三點是因為實驗室的起源是流體傳動及控製學科,現在的名稱還是叫流體傳動及控製,實際上專業已經改成了機械電子工程,客觀上所有的機械工程幾乎都受到信息化的深刻影響,實際上信息化也帶動自動化,帶動裝備的更新改造。在注意流體傳動本身研究工作的同時,實驗室在學科交叉和方向拓展上,也投入了相當的力量,譬如信號處理、控製技術、微機電係統等,把信息技術與流體傳動及控製緊密地結合起來,提升流體傳動的自動化程度及控製水平,這無疑也是必須肯定和堅持的方向。因為整個國家所提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實際上是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其他學科也同樣,冶金機械係統也是同樣的趨勢,要加強過程監控、過程控製都要靠信息技術,冶金工程也有自己的前沿,自己的發展規律,但它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是密切的。我們也是同樣的,尤其是流體傳動本身固有的特點,流動有很強的局限性,如果不靠信息技術來實現,控製它的精度、溫度、效率、質量等都是很難想象的。

第四點是堅持學科主流發展方向的同時,已經開始考慮麵向未來和前沿方向的布局和安排。譬如微流體係統,今後肯定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因為生物醫學工程上要用,另外微機電產業需要用,還可能在其他領域,譬如環境工程等方麵也會發揮重要作用,另外高端的理化及生物測試儀器當中也要用微機電和微流體係統,這已經有了布局,應該肯定和支持。我們的布局有自己的特點,主要在玻璃上做,應該考慮究竟在矽片上做還是在玻璃上做更符合我們的特點,要跨出傳統學科的局限,再做些探索,再做些思考。作為一個應用類工程類的學科,要有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路有兩條:第一條是不斷地將自然科學和其他的基礎技術學科中前沿的新東西應用於學科;第二條就是不斷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包括從材料、應用流體力學等學科中吸收新的理論和方法,將基礎理論和新方法消化吸收為學科所需要的理論與方法。拓展應用領域要符合國家需求,要符合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方向。譬如中國的能源對外依賴很大,光“節能”兩個字,我覺得流體傳動就有大量文章好做,所以要進入到可再生能源和係統集成技術當中。流體傳動本身也有提高效率的問題,再不能設計效率很低的係統了,要設計高效係統,負載敏感的係統,要貫徹科學發展觀,要解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另外就是節約資源、減少排放和環境保護的問題,要開拓這方麵服務。在新資源開發方麵,要注意學科在海洋和太空方麵的應用,海洋的確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方,過去我們對海洋的表層、淺層了解比較多,深層了解不多,現在就是要向深層開發,要開發就要有工具下得去才行,首先就要解決深海作業潛水器和機器人的問題。我高興地看到實驗室在這方麵已經有了布局,也進入到國家重大項目,進入到關係國家未來發展的領域中去,我覺得這是很有眼光的。這也是我前幾年一直所希望,但沒有做到的事情,年輕的同誌們做到了,我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