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輿情監控
互聯網已經確立了第四媒體的地位,日益顯示出其強大的社會功能。截止到2008年6月底,我國有網民2.53億人,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群體。作為一塊正在加速膨脹的思想陣地,加上其虛擬性、隱蔽性、發散性、滲透性和隨意性等特點,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通過網絡渠道表達自己的想法。互聯網信息內容龐雜多樣,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如果大量的黃色、反動、邪教、網絡犯罪不良內容在網絡上流行,勢必會引起公眾的非理性判斷和混亂行為,對社會公共安全形成嚴重威脅。因此,對網絡的社情民意相關信息進行認真研判、科學預測,防患於未然,顯得尤為重要。
1.確定監測站點
網絡輿情信息的主要來源有新聞評論、BBS、博客、聚合新聞(RSS)等。它具有表達快捷、信息多元、互動傳播等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特點。對熱點問題和網站信息比較集中的領域,如各大論壇,需要運用互聯網輿情監控技術進行24小時監控,目前網絡輿情的主要監測站點為人民網強國論壇、凱迪網絡貓眼看人、天涯、搜狐社區、新浪博客。
2.運用專業技術對信息進行采集
在我國,民族軟件企業對網絡輿情監控技術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果。國內最大的搜索和內容管理技術提供商TRS,更是早在2002年就推出自主研發網絡輿情監控係統,並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深入總結這幾年的實踐經驗和全麵分析網絡輿情發展趨勢,TRS賦予了其網絡輿情監控係統更多的創新功能,其中包括:輿情信息定量化分析,這樣可以避免聚合門戶式信息的堆積,從而得出像股票漲跌線路圖一樣的輿情簡報,能夠查看每類預警信息某一時間段的傳播趨勢、傳播站點統計、信息類別統計等;詞語褒貶意分析,TRS通過獨具特色的文本褒貶傾向分析技術,可以準確研判輿情正負麵信息;大規模文本智能挖掘技術的綜合運用,實現對海量輿情信息準確、高效的分析和管理。網絡輿情監控技術可以隨時采集最新的消息和意見,並對采集的信息進行逐步過濾和預處理,然後以可視化的方式表現出來,從而對負麵信息進行及時幹預和引導,避免負麵信息快速擴展和蔓延,將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3.在輿情監控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評論引導
在網絡輿論中“人們熟悉的輿論狀態被打破,意見主體的‘真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網絡的虛擬性對人類身份的嘲弄,使輿論的權威性受到衝擊,表達意見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損害後果的行為會越過邊界觸犯法律。”“無限放任的觀念為網絡提供極其危險的言論,輿論危機隨時可能出現,錯誤的輿論引起社會混亂,並導致製造和追隨輿論的人陷入被聲討的困境。”在日常的輿論引導中,根據工作重點、社會熱點現象、百姓關注的焦點事件等組織評論員進行輿論引導工作。具體形式是以評論頻道和論壇為基地,把評論員文章在論壇置頂或者推薦到頻道顯要位置,評論員根據輿情監控的有效信息,以網民身份與網友進行意見交流,潛移默化地引導輿論走向。網絡社區是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地方,寬容不同聲音,增強網民的參與熱情,在親切自然的平等交流中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
另外,在加強互聯網、論壇、跟帖等網絡傳播渠道輿情信息收集的同時,還要切實加大對手機短信、博客、播客、移動多媒體等新載體輿情信息的收集,準確掌握網上輿論的傳播渠道、影響範圍以及發展走向,增強輿情研判的科學性,更好地促進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