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某良按下接聽,他似乎麻木於做這個動作。

某黑:刷牙沒?

某良:沒,你呢?

某黑:一樣,起床吧,我覺得今天我會撿錢,我們下樓走動走動。

某良:我差點就已經撿到了,我還說請你吃飯,你是不是也夢到撿錢?

某黑:我左眼跳半天,我覺得今天肯定是個好日子,今天禮拜幾?

某良:不清楚,黃道吉日跟禮拜幾無關,要看黃曆,要不去圖書館溜一圈?

某黑:孤也這麼認為,那樓下等。

如果上天給某良一個對天下所有本科生演講的機會,某良願意在開篇用各種觀點證明圖書館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同樣兩個學生的知識量,如果A有9成來自老師課堂,1成來自圖書館課外閱讀,B有6成來自老師課堂,4成來自圖書館課外閱讀,某良一定會更喜歡B而不是A,因為在本科階段的某良就是B類學生的典型,他大一通讀了圖書館的哲學區讀物,大二大三埋頭於文學區,大四更是重溫大學階段看過的比較經典的讀物,他認為,把時間放在網吧是生命的浪費,因為即使將來事業不順可以去靠碼字營生,比較隨意而且符合自己懶惰和善於取巧的習慣,從高中餘秋雨最紅火的那時侯起他就很羨慕這個可以邊公費旅行邊靠旅行感知營生的寫書人,餘秋雨的書他都買過,至今收藏,可惜都是盜版,這沒什麼,另他覺得史料未及的是自己終於學會碼字之後餘秋雨已經淪落為中國文化的陳腐笑柄,10年而已,真是耐人尋味的故事。

這座無聊而不雅的4層建築物就是圖書館了,天氣漸熱,人也越來越多,圖的就是有書有女有空調,眾女換上幹淨妖嬈的衣服洗刷幹淨提著小水壺一早占個易攻難守的位子等待各位有知識有涵養的猥瑣男們過目,畢竟還算春天,晚春的濃鬱味道豈是那些小屁毛孩兒懂得品嚐的。某黑和某良早已駕輕就熟,直奔文學區,這裏的讀物早已翻閱數遍,新書更不是這種懶蟲排得到票號的,隨便拿本《華山論劍》溫習溫習就是,找位子才是關鍵。

這個時間,時近午餐,有空位子的閱覽桌已經不多,且多近洗手間和門口等沒情趣的角落,有一個賞心悅目的臨坐外加一個賞心悅目的視野簡直是奢求,某良走了一圈,沒找到好位子,正欲放棄卻看家某黑在遠處招手,邊上站著一個白衣女子,她,就是傳說中的某良繞來繞去苦苦尋覓的終極讀物,韓曼。

原來兩個人沒位子,現在是三個了,各自手裏抱兩本書站在那裏實在影響交通,某黑提議,吃飯先。這個決議立刻得到支持。韓曼表示:遭遇你們,就是遭遇無聊,為了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希望,決定介紹一個新朋友過來,某良和某黑表示猶豫,韓曼繼續陳述,女的,二人立刻支持。四人約在圖書館邊上的北食堂,離女生宿舍樓也不遠,沒一會姑娘就到了,自我介紹說:叫我小SC就好。韓曼補充完眾人基本資料後拋出一個話題:暑假打算和小SC去YN她二人也是在校論壇上聊到此話題而彼此認識成為摯友的,問某良和某黑有沒有意願同往,某良表示暑假還沒有安排,某黑表示原意是去BJ也沒敲定,可以考慮同行,良表示若黑去,自己也加入,於是座談會在和諧友好的氛圍中取得了重大進展,雙方在關鍵議題上的共識為彼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強溝通和聯絡掃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