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緩解來自親屬的壓力(3)(2 / 2)

問題在進行比較之後,以什麼心態去麵對或者改變。具有攀比之心的人,在進行了比較之後,並不願意去接受現狀,而是希望甚至是強求自己能夠和他人一樣,尤其是對一些外在的東西,渴望和他人一樣。和別人一樣的漂亮,和別人一樣的成功,和別人一樣的富有,和別人一樣找個好伴侶,和別人一樣有個良好的出身,有錢的父母……可是人生中的一些東西是無法改變的,對於出身,我們能夠做的隻有接受,而是否能夠取得成就,我們可以有一定的控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許可以到達和別人一樣的位置。

當然,會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在個人的成功之路上起作用,即使努力了,最後的結果如何,依然是難以預料的。當周圍的人外在表現和過去有所不同時,往往最容易發生攀比的心理。以前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好,大家都認為能夠有一番作為,在社會上有一個良好的地位。可因為種種原因,多年過去了,隻是一個普通人,若發現身邊一位過去各方麵不如自己的同學、朋友混得比自己好得多,內心因此產生強烈的震撼,無法接受這種巨大的反差以及對自尊心的過度打擊,此時攀比而產生的痛苦會最強烈。

攀比心理對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在這種心態之下,容易自卑、失落,感覺丟臉,甚至產生嫉妒等負麵情緒,不僅損傷身體健康,也會影響行動能力。因為看到別人好的地方而產生了自卑感,從而不斷地埋怨自己,甚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這種情形發生時,是難以積極地采取行動去改變現狀的。

現在的人,有的日常消費很可觀,比如經常上館子吃飯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平時和一些朋友交流時就深有體會。因為同學請了你,就不得不回請,雖然心裏不是很情願。一方麵是麵子的問題,另外一方麵是害怕如果自己太小氣,將沒有人緣。在這個問題上,個性特點是出現這種攀比現象的原因之一,另外也和社會的風習有關。有些人在其他的一些物質消費方麵也同樣存在攀比行為,比如說穿著打扮等,因而也就給自己帶來或是自卑,或是經濟方麵的壓力。下麵給出幾個矯正攀比心理的方法:

1.放棄對一些事情的過分在意,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對自己的人生和發展更加有意義的事情上。

2.接受不能改變的,積極行動去改變能夠改變的。

3.讓比較成為自己振作和更好地前進的動力,而不是束縛。

小測試

測試你的攀比心理指數

根據自己的行為表現,可以有目的地檢查一下攀比心理程度,以便心中有數。仔細回憶一下,最近兩個月以來,你經常有下列情況發生嗎?

1.當別人有了車以後,自己也想買,而且是超經濟實力買更好的車嗎?(是)(否)

2.當別人提職後,認為該先提自己嗎?(是)(否)

3.別人的手機、照相機、電腦、攝像機、音響好,看見以後,決心要買更好的嗎?(是)(否)

4.別人的孩子好,就要求自己的孩子更好嗎?(是)(否)

5.別人的衣服高檔,自己也不切實際地買更高檔的衣服嗎?(是)(否)

6.別人婚禮辦得很隆重,自己也想辦得更隆重嗎?(是)(否)

7.同事技術好,出國學習深造,自己沒有技術,也想出國深造嗎?(是)(否)

8.別人去旅遊,自己不顧經濟條件,也去旅遊嗎?(是)(否)

答案:

上述八個問題,建議你在自然的狀態下,真實地填寫出來。根據填寫的結果,可以自測攀比心理指數。在上述問答中,如果出現兩個以上“是”的話,說明有了攀比心理,應該及時調節,逐步走出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