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緩解來自職場的壓力(4)(2 / 3)

9.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審視對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別人議論什麼,就認為人家是在講自己的壞話。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風捉影、節外生枝、說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結果隻能是自尋煩惱,害人害己。

10.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隻知己短不知己長,甘居人下,缺乏應有的自信心,怯於表現自己,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自卑感的人,在社會交往中辦事無膽量,習慣於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態如不改變,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漸磨損人的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會阻礙自己計劃與理想的實現。怯懦心理是束縛思想行為的繩索,理應斷之、棄之。

以上這些心理不但不利於個人的身心健康,對於人際交往也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使人不願接近、難以接近。

女性在職場中的矛盾心理

行為表現

人到中年壓力最大。這個時期的女性,在家是頂梁柱,上要照顧老人,下要操心孩子,事業和家庭都需要消耗她們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職業角色與家庭角色的矛盾、社會生活與家庭生活的矛盾、對自己過高的期望與這一期望難以實現的矛盾,構成了白領麗人們嚴重的心理壓力。

生活案例

張莉,36歲,已是一家外企公司的主管層,都市的忙碌讓她心力交瘁,忙的時候,經常要到晚上十一二點。盡管待遇還不錯,但還是有許多壓力。現在除了平時繁重的工作,每周末她還要到當地的一所著名的高校讀書。

針對35歲以上的外企女職員,有這麼一種流行的說法——她們屬於三無產品,因為家庭拖累無自由;因為韶華已逝無青春;因為表現平平金字塔的頂端需要的是更資深的閱曆無資曆。雖然她現在在公司幹得還不錯,但是,如果現在不繼續充電,將來就難以保證了。她現在讀書的班上也還有不少像她這樣的三十多歲的女性,已經有了本科文憑,有的甚至有了碩士文憑,但是為了克服工作的壓力和前途的恐懼,她們又重新回到學校。

相對而言,36歲的她生活得還是比較一帆風順的。她已經完成了一個女人該完成的一切,並且擁有了這個年代年輕女人想擁有的一切——房子、孩子和車子。這一點讓同齡女友羨慕不已。甚至張莉自己也承認,現實生活中應該沒有理由不快樂。但是張莉感覺自己還是很緊張。公司的業務發展很快,知識更新的速度容不得她吃老本,在年輕後生追趕的腳步中,真是不敢鬆懈。除了忙於工作之外,還要抓緊時間學點什麼,不抓緊就要落伍,落伍就意味著被淘汰。

心理診治

白領女性常被人簡稱為“白骨精”——事業上的白領、骨幹加精英。她們擁有穩固的社會地位和豐厚的經濟收入,是不同領域裏的成功者。她們外表總給人很風光的印象:出入燭光搖曳的酒吧,往返高檔的寫字樓,穿行在價格不菲的專賣店,穿著名牌時裝,氣質高雅,談吐迷人,大家都把她們當作時尚的代言人。其實,這隻是她們的一個表麵,實際上她們在職場上時刻遭遇著和男人同等的,甚至是更大的壓力。

除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外,同事間的傾軋、上下級關係緊張以及感情問題上的分分合合,都成為她們壓力大的源泉。脾氣大、性格衝動是年輕人的共性,而女性又容易多愁善感,所以年輕女性是情緒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此外,人才競爭也成為職業女性重大的壓力。在具備同樣的條件下,女性常處於不利的地位,在招聘、工作安排、升遷、加薪等方麵,單位更多地考慮男性員工的利益,這常使女性在工作中感到性別歧視。女性要獲得成功,往往要比男性投入更多的努力,因而也產生比男性更大的壓力。男人拚命取得成功,然後炫耀自己的成功,而女人卻不得不在矛盾的間隙中喘息。

隨著年齡的增長,競爭力的降低,必須麵對的愛情、家庭、孩子和老人等問題也越來越多。女性在體力方麵弱於男性,心理方麵情緒易波動、較脆弱,並具有依賴性和從眾性強的特點也常使女性在工作中感到壓力加大,性別特點的突出存在於工作之中也是她們感到心累的原因之一。在亞健康下,女性其實很願意屈服,以避免去承擔真正因生存壓力所帶來的精神緊張。可是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並不允許女人去逃避。

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她們的發展意識往往勝於生存意識,但追求發展的壓力不可輕視。發展需要不懈的努力、辛勤的付出,還需要廣泛的社會交往和聯絡。相對於其他社會階層的勞動者而言,白領女性有她們的工作特點:腦力工作,工作緊張且時間不固定,人際關係也相對疏遠些。職業特點使她們更多地體會到緊張和焦慮,更容易陷入疲憊不堪的狀態,她們的心身未必像外表那樣輕鬆自如。由於工作壓力大引起的焦慮、失眠和精神不振現象在職業人士中普遍存在,九成以上的女性認為自身的壓力要大於男性。

多數的職業女性覺得自己情緒很容易憂愁抑鬱;還有一部分女性覺得平時有渾身乏力、懶散的症狀,覺得自己在職業上不會再有大的突破,發展空間不大。對於職業女性來說,忙碌很可能使她們無暇關心和照顧自己,飲食和睡眠不規律,吃飯三頓並作兩頓,工作通宵達旦是經常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公務員、公司管理人員、教師、編輯等職業,她們長期處於疲勞的亞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