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凡反應的鄧磊報銷問題,需要細細思量。
要杜絕報銷作假幾乎不可能。全憑職工道德良心。一旦開一個口子,一下子成為漏洞,員工會爭相利用漏洞。
在全國各地設辦事處,各地發票不同難以分辨。比如有的地方對餐飲企業采用定額,餐飲發票容易取得,有的地方客運發票隨便拿,還有可以購買,不一而足。
太嚴格,處處給業務設卡,業務開展過程中縮手縮腳。
公司越大,一個小漏洞也會成為大問題。
現有財務報銷製度借鑒好幾家知名企業的經驗,有外資、台資、中外合資、國企等,歐陽誌強費了不少心血。
應林想起一個事。有一次在公司,路過時無意中聽到一位財務人員和一位業務員對話。財務人員告訴業務員說他報銷發票不符合規定。業務員先是說明自己花銷有證人,並不是虛報,然後問財務人員有什麼方法能夠符合規定。反正都要給報。
財務人員左右為難,分辨不出業務員所說的真假,又抬頭不見低頭見,卻不過情麵。不少業務人員從外地回到總公司,會貼心給財務部的小姑娘帶一份禮物。財務人員自然不好事事公事公辦。
“你是覺得問題出在財務人員身上?”林昭然不解問。
“上級領導一般隻看大數,不會拘泥於細節。也沒有精力真正核對財務各項數據,除非中報或年報等時間節點。”應林分析。
林昭然也是看大數,相差不大就簽字,笑道,“是沒時間細看。領導也不好與下級扣那三瓜兩棗。”
“財務人員進可攻退可守,有財務製度為準則,背後還有領導做借口。我們可以創造條件,讓財務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聽到應林這麼說,林昭然來了興趣。
應林接著說,“在魔都設立財務中心,流水作業。每位員工報銷送到財務中心,隨機分配給財務人員。每份報銷單子由誰來審核,員工不清楚由哪位財務審核,避免瓜田李下。不符合要求報銷單,退回後,重新報銷時需要重新排隊,不一定會再落到原來財務手裏。”
“聽起來不錯,會不會造成混亂。財務人員對公司製度的理解和尺度把握不盡相同,類似報銷單,有時能過,有時不能通過,職工會有怨言。”
“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需要歐陽誌強加強培訓,盡量消弭財務人員之間尺度把握。”
“嗯,還需要對職工進行報銷培訓。行,我們把歐陽誌強找來,給他壓壓擔子,財務部獨立出來。”
如何處理鄧磊才是棘手。
既要保護蔣凡,又要照顧徐曉芳,不能因此產生隔閡。
那就一起召過來,正好商量財務中心獨立的事情。
歐陽誌強先到帝都。
聽了林昭然的設想,歐陽誌強覺得這是一項創舉,可以杜絕財務人情是非,規範化操作,不過財務人手要增加不少。他馬上回去出一份方案,梳理細化一下,然後提交討論。
“公司最近有什麼事嗎?休產假休得沒能進入工作狀態,無論大小,想到什麼都說給我聽聽。”正事談完,林昭然擺出閑聊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