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然停下大部分工作,大多數心思放在幫林昭清招商上。應林負責整理分析資料,林昭然聯絡熟識的企業家。
懷孕的關係,蔣玲嚴格控製林昭然作息時間,相比以往,應林、林昭然悠閑些。
蔣玲認為孕婦不能老呆在家裏,每天應該外出散散步。除了散步之外,林昭然、應林會參加一些不吵鬧的聚會。與一些朋友關係熟絡起來。
同時在努力向上攀爬的還有應林的同學肖文明。
肖文明借力應林前進一步,又與李茵結婚,萬事順遂。嚐到甜頭的肖文明,與應林等同學關係轉熱,讓他看到差距,一股不滿足,總在尋找前進機會。說到底他覺得還在山腳下,剛上一節台階而已,一心往上爬。
報社改製後,向市場要效益。大多數報社員工麵臨創收難題,肖文明、李茵跟著叫苦不迭,屢屢能夠在關鍵時刻完成指標。算在中層幹部立穩腳跟。
肖文明、李茵相當於科長級別,‘記者是無冕之王’,又不能以普通科長來對待,市長、局長皆為采訪對象。兩人寫作水平又不錯,寫出來的報道很受一些領導歡迎。平台高了,接觸人的層級水漲船高。
也有煩惱。
報社改製,財政不再撥款。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還沒意識到變化,沒有編製宣傳預算,還和以往一樣,請頓飯,就想發頭版頭條或這整版配圖的新聞。
剛開始報社沿用習慣,需要這些單位提供新聞線索、來源,再者這些單位也是訂報大戶,這些單位有要求登了也就登了。
隨著紙張價格不斷上漲。報社成本大增,效益不斷下降,員工工資、獎金遠遠跟不上其他單位,員工怨聲載道。報社看到其他單位吃香喝辣,隻能眼饞,下定決心收費。按篇幅、按圖片大小收費。
本來肖文明手裏有點小權力,登誰的不登誰的,誰家篇幅大,誰家排得顯眼點。報社嚴令下來後,做不了主。有些關係好的朋友托他登新聞,做不了主。伸手向朋友要錢,難以開口。
肖文明、李茵左支右絀,刊登單位沒預算,報社不見錢不登新聞。兩邊哄,刊登單位沒預算是事實,報社不見兔子不撒鷹也是理直氣壯,畢竟要先養活報紙。
李茵處事柔軟,有她幫著肖文明,能夠支應。他倆站在朋友的立場,理解朋友單位沒預算,相關新聞確實有刊登價值,朋友受到上級領導的壓力,既想刊登又不想出錢。明確告知報社的難處,有時連買印刷紙張錢都靠借貸,記者、編輯工資也有拖欠,也請朋友要理解。沒有象一些記者在外說報社領導不同意刊登的不是之處,在報社說刊登單位摳門等不好聽的話語。為報社著想,也為朋友著想,不時選擇刊登一些新聞價值比較大的消息。有好的理由,報社也能放行。謹守分際,反而贏得喘息機會。
肖文明、李茵作為年輕記者、編輯,接收新鮮事物雜又多。兩人對米國電子化報紙倍感興趣。
報社有識之士大談特談未來電子化報紙將取代紙質。報社準備引進電子化設備,從報社第一份報紙開始重新整理錄入電子設備,在互聯網上供檢索查詢,收取一定資料費,作為報社一項新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