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很快嘛。我、應林和鮑錢隻有生意往來,不是掏心掏肺的朋友。你明白嗎?”
“我明白了。熱情接待,萬隆利益最大化。”
“好,以下我說的隻限於你知道,因為涉及到一家公司經營秘密。鮑錢準備規模化生產,集中采購,大幅降低成本,計劃在短時間內銷售到一百萬台。”
“一百萬台?怎麼可能?”
“如果片源問題解決了,價格從近四千元降到三千元以內呢?”
“片源怎麼解決?”
“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很快會得到解決。”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要更積極參與進來。”廖大民本來簡單問問廠家的情況,喪失信心,聽林昭然這麼說,立即打心理重視與鮑錢的會麵。
“嗯,據我所知,有很多廠家上馬VCD生產線。盡快安排人主動聯係各生產廠商,密切注意一些大經銷商。不一定直接和廠家合作,經銷商願意承擔庫存風險,可以合作。價格不是問題,畢竟萬隆要的是差價。”
萬隆不能隻有一家產品,市場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最好都能在萬隆門店內找到。不僅可以讓消費者購買時有個比較,最主要還在於讓消費者感覺隻要到萬隆就可以買到想要的電器,而不用跑第二家。
與鄭寶勝換彙的一百多萬米元,還躺在賬戶內。應林和林昭然還沒想好怎麼使用。
“然然,你看這條新聞。S公司到長三角投資建廠,中文名‘思科’。”
“我看看,不知道和黃美霖有沒有關係。”林昭然拿過報紙,“投資金額還不小,看來他們要大肆擴張。不錯嘛,剛進來,就能拿到這麼多工程項目。”
應林在林昭然看報紙的間隙,電話查詢在米國開立的股票賬戶。
“不對?”應林聽到賬戶金額,有點不相信。
“怎麼了?”林昭然走過來趴到應林耳邊,一起聽電話。
“市值二百二十三萬米元。”應林又聽了一遍。
林昭然也聽到,“沒錯。”
“當時我們買進一百萬米元,沒錯吧。”
林昭然點頭。
“那要不要多買點思科股票?”
“價位可不低。我有個想法,我們找人研究在國內有投資的米國上市公司。如果在國內投資項目前景好,那麼我們就買進公司股票。你覺得怎麼樣?”
應林讓林昭然坐到自己腿上,“這是一個好辦法,簡單實用。之前真笨,還想著怎樣研究財報呢,放著捷徑不走。馬上讓明達市場調研公司動起來。”
“我想知道黃美霖在其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