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化在和焦仁和運作啟明項目過程中,可說起到關鍵作用。
“濱濱,這次啟明項目,是我真正融入參與的項目,與競爭對手真槍實彈戰鬥一回,以後再遇到類似項目,我也能獨立操作。真正屬於我自個經驗,這種操控在我的感覺,挺爽。恨不得現在再出來一個項目,好好檢驗一番。”廖文化布滿自信。
“然然也誇獎你運作得不錯,可以獨立運作項目。”李濱與有榮焉。
“真的嗎?”
“應林也在。應林說你判斷準確,出手果斷,發揮出你關係協調高水平。”
廖文化激動得有些哽咽,還有什麼比得上獲得朋友的認可。
“家裏讓我們來運作項目。我想聽聽應林和然然的意見,你覺得如何?”啟明項目成功後,廖家注意到廖文化有成功經驗,打算將一些改製項目交給他來執行。
“最好聽聽他們的意見。萬一林家讓然然來運作項目,最好不要碰上,不然家族之間利益很難協調。”李濱將自己擔心和盤托出。
應梅的店麵開始裝修,應林、林昭然可等不了這麼久,簽證已經辦好,準備從帝都出發,先到美國、加拿大,然後到歐洲。
向焦仁和辭行。他非要擺送別宴,加上廖文化、李濱也要會帝都,林昭然就沒推辭。席間焦仁和向四人保證一定會照應好應梅,應林、林昭然表示感謝。
及到火車軟臥車廂。
“然然、應林,家裏認可我在啟明項目裏的表現,打算給我幾個項目運作。你們看怎麼樣?”廖文化首先提起話題。
林家曾詢問過林昭然,是否有意願擔任家族企業負責人,對廖文化提起的事情一點都不吃驚,“企業三角債嚴重,再不改改,大家都得喝西北風。改製是大勢所趨,關鍵在於怎麼改,決定你怎麼參與運作項目。我給的意見是大膽參與,小心行事。畢竟與國家做買賣,價格高低各有看法。也許今天這個價格合理,等你改良技術,嚴控質量,銷路暢通,就有人挑刺嚼舌頭以前賣低了。現在耍手段什麼的都沒問題,關鍵在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應林補充,“國內往往在你強大時,大問題都是小問題,小問題都是沒問題。等虛弱時,小問題都會成為大問題。其中凝聚最大公約數,讓絕大多數人認可改製價格。同時程序上絕對不能留有尾巴,可保安全。”
李濱問,“然然,你們不參與嗎?我聽說這機會千載難逢,錯過也許就會遠遠落後於對手?”
“我考慮過,我和應林不參與。啟明這樣的小項目,爭奪如此激烈,需要方方麵麵的關係。適合家族整體競爭,不適合我單打獨鬥。另外現如今機會到處都是,我們要走一條完全市場化的道路。從英姿女裝、萬隆電器、花達飲品,我們一直麵向大眾消費市場,借此機會,正好下定決心,排除萬難,趟出一條自我發展道路。”林昭然決心已定。
廖文化、李濱目瞪口呆,沒想到啟明項目給林昭然、應林的促動是這樣的,一時無話。
林昭然打破沉默,“濱濱、文化,考慮過進入哪些行業嗎?”
“行業?”兩人顯然沒思慮過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