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抬轎)(1 / 1)

送親隊伍經過山林時,碰上了土匪攔路,就在新娘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奇怪的嗩呐聲,出於好奇的他掀開轎簾,看到一個穿著紅色長袍,戴著奇怪帽子,不是自家的轎夫在抬著腳。更可怕的是,這個人的紅色長袍下還沒有腳。這時教父回過頭來一看,居然是個死人,嚇得新娘大叫起來。小時候媽媽常常帶我去隔壁村的一姥姥家玩,由於姨姥爺走的早,姨姥姥很懷念他,便總是講姨姥爺年輕時候的事,有一次就講起了他和姨姥爺結婚時候的故事。姨姥姥年輕的時候也算是附近村子裏有名的姨枝花,那時候結婚還是靠父母知命媒妁之言,到了年紀就有不少上門提親的人。姨姥爺雖然是隔壁村落的,但也是一表人才,家中在村子裏也算富農。媒婆一上門,姨姥姥的父親就同意了。但是由於兩個村子隔著一段距離,姨姥姥直到訂婚那天才第一次見到姨姥爺。大概真是天賜良緣,兩人一見傾心。從此,姨老爺就常常騎著驢走大半天的路來我們村。那時山中常有土匪出沒,一人出門非常不安全,可這都阻擋不了一姥爺的熱情,就為了看姨姥姥一眼,送點東西給姨姥姥,再趁太陽沒落山趕回去。有一天,一姥爺又來見姨姥姥,臨走之前,姨姥爺將一隻金簪子塞到了姨姥姥手中。那時候大家都很窮苦,平常百姓家哪裏見過什麼金的東西。聽姨姥爺說,他將自己攢了多年的私房錢都用來換這一隻金簪子。姨姥姥十分感動,那金簪子雕刻的十分精細,看起來就像古代的樣式,姨姥姥對金簪子喜歡的不得了,又舍不得戴,就用紅布包住,找了一個木頭盒子裝了。等到了出嫁的那天,姨姥姥將木盒子抱在懷裏上了轎子。姨姥姥的大哥負責送親,請了嗩呐和羅布師傅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可是那時候世道不太平,新婚之日卻碰上了土匪。姨姥姥聽到花轎外一陣混亂,剛要看個究竟,卻聽到轎子外的哥哥讓他不要出來,心中不免有些不安。姨姥姥就將裝著金簪的盒子藏在了轎子的坐墊底下,左等右等,外麵一直吵吵嚷嚷,也沒個結果。雖說新娘子是不好見外人的,但姨姥姥還是沒忍住,掀開了簾子的一角去看,卻見三四個青年男子和送親的隊伍打成了一團,因為人數差距懸殊,眼見著自己家人已經占了上風,將那幾個劫道的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姨姥姥長籲了一口氣,放下了簾子,果不其然,不多時轎子就被抬了起來,姨姥姥想知道自己的哥哥有沒有受傷,就揚聲問了一句,可是卻沒聽見有什麼回應,隻有嗩呐聲,而且這嗩呐吹得並不喜慶,反而氣氣哀哀的,像是葬禮上的調子。姨姥姥又偷偷掀開簾子去看,隻見前麵抬轎子的人一身髒兮兮的紅色長袍,頭上還戴著奇怪的帽子,根本就不是自家人雇的轎夫的打扮。更可怕的是,這個人紅色的長袍下麵沒有腳,這時那轎夫回過頭來,臉色灰白,儼然是一個死人。姨姥姥嚇得大叫起來,可是那些鬼轎夫卻像聽不到看不到一般,繼續抬著轎子往前走。當下姨姥姥也顧不得其他了,一把掀開轎簾子就跳了出去,卻不巧的撞在了石頭上,頭瞬間就流血了。可這時你姥姥已經顧不上喊疼了,連滾帶爬的往旁邊的草叢裏躲,可跑了兩步,他突然想起來自己的金簪子還在轎子裏。他回頭望去,發現這竟然是一支長長的隊伍,所有的鬼都穿同樣的紅色長袍,而且轎子前麵有的吹嗩呐。有的敲鼓,後麵還有抬著禮品的,若不是衣服破爛滿臉灰還沒有腳,儼然是一副大戶人家送親的樣子。更詭異的是,剛剛自己跳出轎子,這麼大的動靜,卻好像沒有一隻鬼注意到新娘都跑了,還接著送親。姨姥姥雖然明白此時保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心裏又舍不得金簪子,就偷偷的跟在鬼隊伍後麵,跟著隊伍走了有半個小時,鬼轎夫們就將轎子停下了,而停下的地方竟是一處亂葬島,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墳包。放下轎子以後,所有的鬼都聚集到了一處,瘋狂的挖一個墳,沒一會兒就挖出了一口棺材來。姨姥姥躲在樹後麵,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把自己的金簪盒子放到了棺材裏,然後又將棺材埋好。這些鬼像搞什麼神秘儀式一樣,一起朝那墳墓磕了三個頭,突然就消失不見了。姨姥姥想去拿回金簪,卻又害怕的不行,最終還是決定先找到家人再說,便跌跌撞撞的往回跑,沒一會兒就撞上了來尋找他的哥哥。姨姥姥撲進他大哥的懷裏,哭訴了剛才的經曆。姨姥姥和哥哥一商量,恐怕那些鬼本來要的就是金簪子,於是決定去山上把轎子抬回來。可姨姥姥帶著送親的一行人在山上找了半天,卻怎麼也找不到那個亂葬崗了,隻能打道回府。回家後,由於婚禮沒辦成,所以另外找了個好日子重新辦了婚禮。婚後,姨姥爺帶著姨姥姥去村裏的長輩家裏拜訪,其中有一個人是個末代秀才,他聽了姨姥姥的離奇經曆後說,村誌中有過記載,在古代時,這周圍的山上鏟鐵,因此將這一帶分封給了一個小王。後來隨著鐵礦的枯竭,這個外姓王的家族也衰敗了,這一帶的村子也隨之落後封閉了起來。以老老建到的那個亂葬崗,恐怕就是這個家族的祖墳,而那金簪子說不準本來就是人家的陪葬物,是被盜墓賊偷出來的罷了。但老秀才還安慰姨老爺,權當花錢買個轎。如今物歸原主,也好過被帶著陰氣的簪子招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