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資助(2 / 2)

說話時,劉姥姥已吃畢了飯,拉了板兒過來,咋舌咂嘴的道謝。劉夫人笑道:“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但我們家畢竟離得遠些,那邊的太太又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我們老爺總叨咕著說京城這邊的親戚少的很,我家鳳兒又經常在這京裏做事,有你們互相照應也是好的。今兒你既老遠的來了,又是為了家裏生計不得已開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這裏是五十兩銀子,就當是我送給侄兒家的年禮,你隻管拿回去貼補貼補家用,下剩的買些田地做些小生意都是好的。”

那劉姥姥先在榮國府吃了閉門羹,不過得了兩吊錢,這邊的王家隻是個商戶,原以為隻是招待自己吃一頓飯,後來卻聽見資助給她五十兩,這五十兩對於一個莊家戶來說實在是一筆巨款,無論是貼補家用,還是增加個別的營生都是有富餘的,頓時喜的眼圈發紅起來,說道:“噯,太太實在是個心善的,若我說那府裏的姑太太跟我們家更近些,可做的事實在讓人心寒,若不是碰見鳳姑娘,我這老婆子得帶著小孫子餓著肚子再走回去。如今太太又是招待飯,又是送銀子的,老婆子我都有點覺得臊的慌!”劉夫人隻軟語安慰了她一下,又讓人把那包銀子拿來,再拿一吊錢來,都送到劉姥姥的跟前。熙鳳上前道:“這是五十兩銀子,姥姥是個精打細算的人,回去好好和家人商量著使用。這錢雇車坐罷,板兒還小,你年歲又大了,大老遠的再走回去,沒的累壞了身子。改日無事,隻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裏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一麵說,一麵就站了起來。

劉姥姥感動的眼淚汪汪,感謝不盡,千恩萬謝的去了。正是: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剛回來時,劉夫人見熙鳳將個不認識的老太太接了回來說是親戚,正納悶中,熙鳳和她說了這劉姥姥跟賈家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隻因為女兒嫁給了務農為業的王狗兒,而王狗兒的祖上曾作過小小的京官,所以與王熙鳳的祖父聯過宗,因而在二十年前曾和女兒見過王忠和熙鳳一次,劉夫人是不記得的,偏熙鳳是現代人重生而來自然認得這個人物。五十兩銀子不過是熙鳳一個普通的銀鐲子的價錢,拿它救濟救濟一個忍辱負重的老人,熙鳳還是願意為之的。劉姥姥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老太太,卻見識不凡,比那務農為業隻會唉聲歎氣的女婿狗兒強得多了。當一家子的生活陷入困苦不堪,所有的人都怨聲歎氣的時候,隻有劉姥姥積極的想辦法。為改變女婿王家當前的貧困狀態,劉姥姥給女婿狗兒出謀劃策,要去有一星半點瓜葛的榮國府攀親告債。常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聞。這些就連她那七尺須眉男兒的女婿狗兒也是怯陣,然而,她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老太太卻為了家人的生計,豁出去了一張老臉,七八十歲還要給賈府的人跪來跪去的。熙鳳見著她就想起自己現代社會時的奶奶,當時爸爸是農村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居然被權貴子弟頂了名額,人家都已經去上學了,唯獨爸爸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後來才知道被人頂了名額。奶奶看著爸爸一天天水米不進,急的不行,顛著一雙小腳求爺爺告奶奶的四處求人幫忙,最後終於給爸爸求來了一個名額上了大學。沒當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奶奶總是滿臉驕傲,根本忘卻了當時受到的屈辱,因為她拉下臉皮來求得的就是家人的幸福,這種親情比什麼都來的珍貴,所以熙鳳不假思索的幫助了劉姥姥,也算彌補了自己一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