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最終拿下了滑台,但同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光是在攻城戰中損兵折將,在應對竇應明的援軍之時,北魏也栽了個大跟頭,在石濟,竇應明將北魏的後勤部隊殺了個落花流水,斃敵五百餘人。
但是,滑台最終還是讓北魏給奪去了,竇應明盡管取得了一時的勝利,但他的部隊本就是遊擊,對整體大局起不到任何作用。因為在劉宋方麵,畢竟滑台已經丟了,而現在,宋軍要做的就是守好其餘三鎮。
而後來的事實則證明,滑台不是最牛釘子戶,虎牢才是。
虎牢,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自古以來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再加上守這兒的毛德祖,早在關中戰場之時,就以敢拚命聞名天下。種種因素已經表明,這一戰,必將遠遠超出拓跋嗣的預期。
事實也確實如此。
拿下滑台之後,奚斤總算為自己掙回了點麵子。為了繼續給拓跋嗣掙點印象分,奚斤又率領先頭部隊開向了虎牢。
奚斤又栽了跟頭。
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毛德祖治下的虎牢絕非書生王景度治下的滑台可比,虎牢城防絕對可以用嚴密二字來形容,不僅城外有內外兩重城牆,而且城牆與城牆之間還築有不少臨時城牆備用,城牆外又有護城河、護城溝。說實話,這種陣勢,從城外鑽進一隻耗子都難。
令北魏兵惱火的還不止這些。虎牢城內更是兵力眾多,糧食充足,水源也不成問題,畢竟人家就在黃河邊上。因此,如果北魏強攻虎牢不下,想把虎牢圍死也不太現實。
但是奚斤不會管這些,求勝心切的他到達虎牢後,竟然一上來就強攻,結果可想而知,毛德祖幾次都把奚斤打了個灰頭土臉。
雖然吃了敗仗,但令奚斤意外的是拓跋嗣這次卻很大度。不是拓跋嗣寬宏,實事是拓跋嗣也知道虎牢城堅,也知道虎牢強攻太難。因此,拓跋嗣改變了戰術:蠶食虎牢周邊的宋軍據點以及宋軍的援軍,孤立虎牢。
在這種戰術思想的左右下,拓跋嗣派出了於栗磾,親率三千騎兵,撲向金墉和洛陽。
於栗磾,北魏黑矛將軍,在整個南北朝眾多的武將中,如果純以武藝論,我將於栗磾排在第八位,史書記載此人少習武藝,材力過人,能左右馳射,好使一杆黑矛。當初劉裕北伐後秦之時,就曾對駐在黃河北岸的於栗磾又敬又怕,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劉裕甚至親自寫了封信向於栗磾示好,信中劉裕甚至將於栗磾呼為“黑矛公麾下”。由此亦可見於栗磾的了得,拓跋嗣知道這個消息後,十分讚許,幹脆封了他一個“黑矛將軍”。
因此,不管從哪方麵去看,於栗磾都很牛,而就是這位牛人,也的確沒給拓跋嗣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