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美廬(3 / 3)

歌樂山別墅蔣夫人工作室裏,一張大辦公桌,一個轉椅,兩對小沙發和幾把木椅。牆角有隻中等大小的保險櫃,沒有任何裝飾或花卉、魚缸之類。牆上貼有兩張地圖——華夏地圖和世界地圖。地圖上各有一些大頭針插的小旗和其他塗色標誌,表明當前世界形勢。

在這裏,當蔣夫人辦完事或需要人辦事時,就拍拍巴掌,拍得很輕,旋即,便有侍從進來。

這是她“呼喚”仆從的方法。

為此,跟隨她的工作人員說,買個叫人鈴不更好嗎?

蔣夫人說:“我不用叫人鈴!”“那玩意兒侮辱人。外國人喂狗,叫狗來吃飼料,就是敲鈴鐺的。我能把仆役當狗嗎?拍巴掌,自古以來就是擊掌為號,這就表現了天賦人.權、一律平等的精神。仆役、侍從,在人格上和我是朋友關係。”

蔣夫人在大陸居住最有名的,當屬廬山的“美廬”。

“美廬”處於廬山牯嶺東穀。

“美廬”,曾作為蔣光頭的夏都官邸、“ZX行轅”,但還是以“第一夫人”蔣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而聞名。

“美廬”始建於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勳爵建造,1922年轉讓給巴莉女士。巴莉女士與蔣夫人私人感情頗深,1933年夏,巴莉女士將這幢別墅讓給了蔣光頭夫婦居住,次年,巴莉女士幹脆將這幢別墅作為禮物,贈送給了蔣夫人。從此,蔣夫人就成為了這幢別墅的主人。

“美廬”,前臨長衝河,背依大月山,坐落的位置,形如安樂椅。蔣光頭很喜歡這裏,視其為風水寶地。在他眼中,“背山麵水”,正符合華夏風水學說所推崇的格局。蔣夫人更是喜歡這裏的恬靜、秀美。因為蔣夫人名字中的“美”字,更絲扣著這幢別墅的主人適得其所,因而被命名為“美廬”。

“美廬”很美。

在“美廬”庭園,薈萃了廬山珍木異卉,可謂滿目蔥茂,溫馨撲麵。庭院石欄旁的金錢鬆,高俊挺拔,樹高30米,是為廬山最高大的金錢鬆;別墅四周的廬山鬆,蒼勁偃蓋,虯枝曲鐵,不時傳來陣陣鬆濤;牯嶺玉蘭,早春怒放,花色潔白,散發出幽幽清香;廬山結香,更是噴黃吐華,密密似球的花,溢滿枝頭;箸竹叢叢,露珠滴翠;衛矛枝橫,暗藏箭羽。

每到盛夏時節,依攀牆垣的淩霄花,紅英灼灼,淩空抖擻;“五爪金龍”橙黃的花瓣上灑落著斑斑紫丹,其遒勁似龍爪。入秋之後,被譽為“活化石”的鵝掌楸,那形似鵝掌的葉片,被染成一片金黃;五角楓,一樹烈焰,飛霞流丹,而雞爪槭,更是紅得透明,紅得燦爛……

“美廬”的庭園結構,以遵循自然風貌為最高宗旨,不著意人工的修飾,注重因形就勢的風格。一條小徑巧妙地依著景物而迂回環繞,使人得以細細觀賞,慢慢品味。庭園中有一天然裸露石丘,上麵鐫刻著“美廬”二字,左下刻有“中正題”,這是蔣光頭於1948年8月親筆題寫。可以說,這塊摩崖石刻,既是這幢別墅庭園的“點睛”之筆,也是他們夫婦對“美廬”鍾愛的文化印跡,更成為他們眷戀大陸的曆史見證。

綠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為石木結構,主樓為兩層,附樓為一層。整體占地4928平方米,建築占地麵積不足10%,因而顯得庭園特別敞淨,而建築主體卻又顯得十分適宜,既不笨拙,又不纖弱,更顯彰出一種和諧之美。

登十字形長石階,步通透式涼台,進入室內是一裝飾典雅、中西合璧的會客廳。

貓眼綠的地毯,墨綠的沙發,牆壁上掛著蔣夫人不同時期的半身照、蔣光頭夫婦在“美廬”生活的部分照片。緊鄰的是蔣夫人的臥室,室內居中的是雙人床,據說是用英國優質木料製成。床左側放置一圓形雕花梳妝台,方櫃上擺設著精致的日常用品。

二樓,是蔣光頭的辦公室、會客廳、臥室。臥室的配置和蔣夫人臥室相仿,隻是多了一張躺式沙發。

與主樓相連的是附房,於1934年冬,依照主人的意圖增建的。附房采用封閉式內廊聯為一體。從外麵看為一排玻璃窗;內部布局,一側是通道,一邊是各自獨立的各功能用房:餐廳、琴房、侍衛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