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席格勒夫所著的《宋家王朝》一書指出,蔣夫人不滿蔣光頭繼續與其前妻陳潔如來往,憤而於1944年6月偕大姐宋靄齡、外甥孔令傑等人避居巴西。
書中寫道:重慶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蔣光頭婚變的消息。現在大家都認為,蔣光頭已經另結新歡,因此他和夫人的關係———最低程度———呈現緊張的局麵。無風不起浪,這件傳聞絕非空穴來風。一般來說,像這種大人物的私生活的閑言閑語,並不被認為關於政治報道的範圍,但這次則是一個例外,因為故事主角是華夏的獨裁者,而且他和太太娘家的關係又是那麼重要,蔣宋兩家的關係,已經因蔣光頭和宋子文的不睦而疏遠。
如果天性高傲嚴肅的蔣夫人公開與丈夫決裂,整個王朝就會分崩離析,將對華夏海內外產生嚴重的影響。即使目前婚變的消息流傳到國外,這也是遲早的事,也將嚴重打擊蔣光頭伉儷的聲望。蔣夫人現在隻是叫蔣光頭為“那個男人”。有一天,蔣夫人進蔣光頭的房間,發現床下有一雙高跟鞋,就丟到窗外,擊中一名侍衛的腦袋……有一次,蔣光頭連續四天不接見訪客,因為在一次吵架中,他被夫人用花瓶打中頭部,青一塊紫一塊地不成模樣……不管怎樣,大部分觀察家卻相信,權力對宋家太重要了(但蔣夫人是個例外,孔祥熙卻格外重視),所以他們會盡一切力量去防止公開決裂,她會咽下她的高傲,忍氣吞聲。
這些傳言倒並非空穴來風。原來緋聞中神秘“陳小姐”就是陳潔如。陳自美返國後一直在上海隱居。抗戰爆發,上海被日軍占領。一天陳潔如在街上偶然遇到已做了漢奸的汪精衛太太陳璧君。陳潔如為擺脫其拉她出任偽職的糾纏,隻身秘密離開上海,輾轉到了戰時陪都重慶,被蔣光頭安排在盟兄吳忠信的家裏,蔣經常去探望而舊情複燃。由此看來,蔣光頭對陳潔如從未絕情,他們的婚姻隻是由於政治需要而中斷。
隻見新人笑,不知舊人愁。
1927年12月1日,蔣光頭與蔣夫人在上海舉行婚禮,一段見證之後華夏近半個世紀風雲變幻的婚姻自此而始。正如所有曆史名人的經曆一樣,蔣宋聯姻自一開始,就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而他們的婚姻生活也注定不會平凡。
但是,蔣與宋的結合果真如我們所熟知的,是“華美合作”的產物嗎?抑或隻是權力與財富的再次攜手?甚或是自一開始,投入的雙方就是一種交易的心態?這些疑問在很多人眼中或許早已不是問題,但定見並不等於真相,事實與謊言也決不會以篤信的人數多少為標準。盡管我們下述文字的男女主角確實影響了華夏近、現代史的走向,今天,他們也隻是一對普通夫妻而已……
教堂鍾聲再次響起的時候,婚禮正式開始。人們聚集在耶穌的像前,一對新人——蔣光頭和蔣夫人站在最前排。第二排是宋氏家族的人,其次是宋氏家族的親朋。宋老夫人頭發已經花白,但身體很好,神采奕奕,她對今天的一切安排很滿意。
可以說對第三女兒的婚禮,她是最滿意的。當時她閉目祈禱後,主持婚禮的牧師從後門步入教堂,他不是別人,正是南方衛理公會及阿倫紀念教堂的餘日章牧師。此人是黃仁霖的嶽父,辦事幹練,在江浙一帶小有名氣。本來教堂是沉靜的,他幹咳一聲後,教堂更是寂靜無聲。
婚禮的第一項是主婚人餘日章致新婚賀辭:諸位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們今日在上帝與蔣宋二府的親友麵前為蔣光頭先生蔣夫人小姐舉行婚姻的聖禮。婚姻是我們華夏人倫中最大的一倫,《易經》上說,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君臣,其神聖高貴無可倫比。基督在世的時候,特地赴伽拿地方的婚筵,亦是尊重婚姻的意思。聖保羅說婚姻一事,非常貴重,不可草率,我們應當敬遵奉上帝之意旨,成就這件大事。
致完辭後,餘日章將預先擬好的誓文授予新郎新娘。新郎新娘先後朗誦:我蔣中正,情願遵從上帝的旨意,娶宋三小姐為妻。從今以後,無論安樂患難,健康疾病,一切與你相共。我畢生竭力地愛敬你,保護你,終身不渝,上帝實臨鑒之,這是我誠誠實實地應許你的。如今特此將戒指授予你,以堅其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