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夢裏夢醒(1 / 3)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

“諸位看官想必也猜到了,這應聲的石猴就是後來的大聖。那時的大聖玄功未成,但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勁兒倒早顯現了出來。他瞅著石崖前那一掛仿佛銀河上垂下的水瀑,心裏沒有絲毫的害怕,倒滿滿都是興奮好奇,於是乎想也未多想,在一眾山猴的驚叫聲中一縱而出,身影霎時便消失在亮白的水流中。那水流之後是什麼呢……”

高粱有點恍惚。他坐在靠窗的座位旁,離前邊聽評書的人稍遠了一些,麵前的桌上擺著一杯熱茶,茶水安靜地冒著白氣。這個原先叫做劉家莊的村子如今已經更名為高興鎮,盡管秋已深,地上的秋草落葉盡染白霜,這裏依舊熙熙攘攘,不亞於城裏的坊市。

也沒人再叫他高粱,自從六年前他考上了進士,就有了自己新的名和字,出門遇見左鄰右舍也總是被稱呼大官人。也許隻有自己的夫人,和山上那隻猴子會這麼稱呼自己高粱了吧。他想著。

十年了,每年桃子成熟的時節,他都會去那個山洞前坐坐。最原先還是他一個人,幾年後他就帶上了自己的夫人,再後來還有自己的孩子。隻是畢竟公務纏身,這樣清閑的時日還是太難得。

他不知道那隻猴子去了哪裏,興許走了,也許睡了。管他呢。

年歲漸長,他也慢慢知道了自己認識的這個猴子很特別,會說人話,沒有法力卻似乎長生不老,他告訴自己的所有故事,出了那座山穀,好像便忘了,即便記著些許也無法對別人說起。

這世上似乎存在著某種力量,在悄無聲息地阻止著世人知道他的存在。

他不由地想起他們最後一次談話。

他在山洞口不停地呼喚猴子,因為那天他回家後思前想後終於想清楚,猴子真的是齊天大聖。

他喊著他,孫悟空孫悟空孫悟空……

聲音在山穀間回蕩著。

但山洞裏始終是那麼的安靜。

後來他累了,要下山,那個山洞裏才傳出來一個衰弱的聲音。

“小孩兒,你幫我個忙吧。”

“就知道你沒事,你……”

“你幫我刻幾個字。”

“呃,但是我會的不多,要刻什麼?”

“沒事,以後刻也行。”

“那我刻好了,你能不能給我講講你的故事?”

“好啊,如果有機會的話。”

“那你說刻什麼字?”

“齊天大聖孫悟空之墓吧。”

後來,猴子再也沒有說一句話。

十年以後,高粱依舊沒寫那九個字。山洞前的桃樹早就蔭出了一片桃林,隻是深秋時節桃葉已落,沒有了那股蔥鬱的生氣。

山上早就被長安城裏的那些有錢的出家人們給占了,蓋佛寺的蓋佛寺,壘道觀的壘道觀,據說皇家還在此地修了行宮避暑觀景。每年的春夏之際,山上的遊客絡繹不絕,幾乎每年都要修上幾條山道,而沿路的每一個從前無名的山峰也都有了名字和不凡的過往。

隻是沒有人知道,他們腳下的山,壓著世間流傳的傳說中的齊天大聖。

高粱如往常一般,在山洞口扒拉開一片樹葉子席地而坐,不自覺地說起山下的事。天黑之前,他獨行下山。

那一天,太清宮的一間安靜宮室裏,太上老君麵色淡漠地看著眼前的一盞燈,從斜月三星洞帶回的燈。火苗是那麼微弱,在空氣中翻騰著,然後在某一瞬它靜止了一下,而後熄滅了。

那一年,南瞻部洲有一火猿王投誠天庭南天門部,翌日天降神明法旨,敕封其為“齊天大聖”。

******

“你說是要絲綢的還是棉麻的?”

“絲綢的吧,畢竟咱花果山現在也奔小康了,絲綢的光鮮亮麗,迎風招展起來倍兒有氣勢。”

“難道沒有更好的了?”

“有啊,聽說東海龍宮裏有天上雲霞織成的錦,那種布料聽說夜裏也會發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