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布飄零半生,隻恨未遇明主,公若不棄,布願……(2 / 2)

烏桓與中山太守的勾結,很可能預示著一場大亂。

“既如此,代王召集我們應該是商議如何應對?”

高順沉聲問道,他素來沉默寡言,但此時卻主動開口,足見這件事情在他們這些武人心中的分量。

“代王為何不找刺史大人?如此大事,豈是我等能夠左右的?”

張揚倒是直率,還不等劉蘇回答,一旁的張遼反倒是替他解釋原因。

“此事目前應該也隻是代王的推測,畢竟現在中山郡並沒有反叛,直接通知並州刺史大人,那麼問題的層次上升,那就不是一郡之事,而是兩州之事,難免皇帝不會對並州也做些調整。”

“而代王找我們這些武人,應該是想要讓我們做好準備,以萬全之策應對,不僅是操練士卒應對危機,更可以潛入中山郡中,從內監管情況,一旦真如代王所說,便可將問題消滅於萌芽中,如事態超過控製,也可裏應外合,斃敵於聲勢壯大之前。”

劉蘇看著說的頭頭是道的“唐僧”。

覺得還是有謀士爽,自己都沒有想的那麼全乎,這張八百直接給自己解釋了個全盤計劃。

甚至plan A,plan B的多線操作都給整出來了。

劉蘇點頭應複,說道。

“文遠兄所言甚是,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中山太守若真的謀反,我們並州雁門首當其衝。我打算再派人手去中山郡探查虛實並監管其中情況,同時增強自身防備力量以應對情況。”

“想不到代王如此富有遠見,乃布生平所見最富有仁心義氣之人,布雖隻身一人,隻恨未遇明主,公若不棄,布鬥膽願拜為……”

一旁的呂布聽到劉蘇有如此遠見,並且以守衛國家為己任,絲毫不像之前自己所見的那些王公貴族那樣紙醉金迷,沉迷享樂。

加上劉蘇本身的魅力被動,直接讓他成為了年輕呂布心中的白月光。

搞得呂布當場就想投奔。

而劉蘇聽了這一句當即眼睛瞪得老大,PDST都犯了,都沒等呂布說完。

“不急不急,咱們都是朋友,你還沒有觀察全貌,且先別下定論,可以考察完了之後,再考慮不遲。”

劉蘇一副我拿你當兄弟,你竟然拿我當義父的模樣,深怕對方那後世名頭會運用到自己身上。

這點倒是讓這些武人有些詫異,投奔都不要。

有些不知道什麼情況。

不過有人對於時不我待有著明確的認識。

“代王,中山郡那邊我來負責探查,至於王府等我將問題摸清楚後將此當做贈禮送於代王再來不遲,代王,我先回去召集人手。”

張遼攜馬來到劉蘇麵前,向著他深深行了一禮。

對此劉蘇對張遼真的是越看越喜歡。

“沒事,文遠兄既然如此自信接下這燙手山芋,我自然是不會薄了將軍麵子。”

“隻是不知將軍能否稍微舍些時間,前往府內用頓午膳?”

“代王,期待重逢日,再敘舊時光,下次相見自是相近,可能就是下月即可再見,到時再到代王您這叨擾了。”

張遼的話說到這裏已經是去意已決,並不是拒絕,而是任務為重。

“那並州邊境的注意與士卒的培訓,就仰仗諸位了!張揚將軍,奉先兄,伯平兄,這對策商討以及其餘任務也就靠諸位同代王詳細思量了。”

張揚等人聞言,紛紛點頭。

隨即便策馬遠遁,消失在視線當中。

任務的快速進行安排雖然簡單,但卻也十分合理。

張遼如此之快的執行速度讓他們也有些敬佩。

而代王劉蘇有智謀遠見,雖然屬地隻有一縣,但他們卻願意交他這個好友,甚至追隨他。

“好小子!此子之後必定不是一方之物!”張遼率先策馬而去,張揚看著他消失的地方,不由得感歎,同時也向著劉蘇拱手施禮說道。

“代王,既如此說,某也不能丟下自身職責!等問題解決之後再來把酒言歡!”

說罷,急性子的張揚跑的比張遼還要快。

最後隻剩身無片職的呂布與高順立於劉蘇身側。

劉蘇看著二人,麵帶微笑,邀請兩人回城。

“奉先兄、伯平兄,文遠與稚叔兄如此匆忙,咱們也不能懈怠,咱們先回城中,將後續策略考慮周全後,事情可不輕鬆啊。”

“但憑代王安排。”

三人策馬而行,朝著晉陽城的方向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