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客舍,我才看到文城的街道上布滿了身著滿人兵服的士兵。這些士兵一眼就看出就是漢人。幾天前他們還身穿明朝兵服與清兵做戰,今天卻穿了滿人兵服幫助清兵奴役漢人。
此情此景之下,我終於理解了梅花絡的感情。
可是除了戰爭與死亡,沒有別的解決辦法嗎?
街道上的士兵並不認識我,他們似乎相信所有行走在文城的人都是良民,他們目光平淡地看著我從街道中穿過,沒有詢問任何問題。
街道上行人稀少,除了我還有十幾個步履匆匆,麵色慌張的男女,倒是周圍的店鋪、客舍若隱若現許多偷看的麵孔
穿過三條街道,士兵慢慢減少,並逐漸遞減到無。轉過街角,麵前意想不到的出現一座寺院,院門上方懸著一塊匾,上書“歸心寺”。
我確信自己不是信佛之人,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從未去過寺院,並且見到寺院都要繞道行之。亦未與宗教方麵的人有過交往。如果非要說有交往的話,曾經因為母親信仰基督教,與一些基督教徒說過話,聽他們唱過聖歌。
但是今天,看到這座寺院,我卻抬腳走了進去。
寺院內一片寂靜,不見一名和尚,亦不見一個遊人。寂靜的院子裏,古樹參天,碎石子鋪就的小路青苔點點。正殿的房門四下敞開,麵目慈祥的佛像端坐在高大屋宇內,衝我微微含笑。正殿內同樣沒有一名和尚,一隻巨大的木魚擺放在暗紅的地毯上,微微反映出室外的陽光。
轉過正殿是一處小小的院落,院落三麵環繞房間,每一間房屋的門上都掛著一把鐵鎖。院子的四角種滿了低矮整齊的柏樹,中間是一處清亮得透似於透明的水潭。水潭內沒有魚,也沒有水草,一切能夠代表生命的東西在裏麵俱不存在。感覺水潭淺淺的,俯下身細瞧,卻又深得看不到底。
如此潔淨、透明的水我隻在電腦屏保中看過,此時感覺自己就象一不小心走進了電腦裏,為了證明這種感覺是假的,我揀起身的石頭,撲一聲扔了進去。
石頭在水潭上激起好看的漣漪,一會水麵恢複平靜,水潭中不見了石頭的影子。
轉過後院,向右,出現一條找長的甬道,順著甬道走過去,看到一群年青的和尚整齊劃一地坐在地上,敲著木魚誦經。
感覺這是平生聽到的最美妙的音樂,看著年青和尚微閉的眼神,發現頭腦中關於戰爭、煩惱、二十一世紀的印記都順著呼吸擴散到了空氣之中。我盤腿坐在地上,非常自然地雙手和十,陷入了入定狀態。
我看到自己,在清亮亮的陽光底下盤腿坐在地上,看到自己穿著奇怪的明朝平民服裝,佩帶一把長劍,像個信佛人一樣虔誠地誦著經。
真的是非常奇怪的感覺,能夠看到坐在地上的自己,那麼這個看到坐在地自己的我又在哪裏?我抬頭四處看了看,看到一條由金色陽光鋪成的小路展現在我的麵前。我正要抬腿邁上小路,卻看到一個圓臉長耳的和尚從甬道中走過來。金色的小道隨即消失,誦經的和尚一齊停止誦經,而我也睜開了眼睛。
圓臉長耳的和尚笑咪咪地看著我,他似乎並不奇怪我的到來,他笑著問我:“你剛才是否去過後院?”
我說:“是的。”
他說:“在後院裏你都做了些什麼?”
我說:“我什麼沒有做?”
“是嗎?”他抬了抬胳膊,“為何我的胳膊酸脹難耐,仿佛被人擊了一棒。”
我說:“在後院,我並沒有見到您呢?”
他說:“那你沒有看到一潭清水嗎?”
我說:“是的,我見到一潭清水,並且往水裏扔了一塊石頭。”
和尚說:“這就對了,等你明天見到清水時,將水裏的石頭取出就是。”
“扔石頭與你的身體有什麼關係嗎?”我不解地問道。
和尚哈哈一笑說:“不久你就會明白的。”
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和尚走過來道:“施主,那潭清水是主持坐禪時化成的影像。水即主持,主持即水的。”
圓臉和尚又是哈哈一笑,他說:“坐禪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夠化成各種影像,並且還會”和尚說著,身體竟然騰空而起,他俯視著我說:“飛行。”然後他的手變成了樹枝的模樣,輕鬆地從我的身體中穿過,我回過頭,看到他的手在我身後重新恢複手的模樣,十指圓圓,全是鬥的形狀。
我說:“那你能不能夠洞曉身前身後之事?
他說:“可以知道一些。”
我說:“可以穿越時光嗎?比如到達三百年以後。”
圓臉長耳和尚又哈哈一笑。說:“施主請隨我來。”
跟隨和尚穿過甬道,重新回到了後院,院內果然不見了水潭,隻見到鋪得平平整整的青磚上長著暗綠色的苔蘚。
和尚打開朝北的那扇房門,走進屋內,我跟隨他走了進去。隻見屋中擺了數張長方形的桌子,上麵堆放著一摞又一摞明黃色的本子。
和尚抱著其中的一摞,走到室外,我也抱起一摞,跟在他的身後。
重新穿過甬道,看到剛才誦經的和尚每人手執一支毛筆,整整齊齊地站成三排。
和尚將手中的本子發放給站立的和尚,我也學著他的樣子發放。黃色的本子上寫著“百過格”三個大字,底下是幾行小字:日日知非---三心圓發。一、羞恥心---知恥能生大勇。二、畏懼心---知畏能生誠敬。三、勇猛心---知勇則能振奮。改過的方法,從事、理、心上改。一、從事相上改—強製於外,病根還在。二、從明理上改---事理即明,過將自止。三、從心地上改---一心為善,正念現前。接過本子的和尚立即用筆在本子上畫了起來。
餘下一本沒有發出去,我翻開本子,隻見本內用方方正正的毛筆字寫著:生活可居異常;服裝儀容不整潔;待人不真誠;待人處世,不誠信或負人約定;佛法修學心不專、念不一;學佛修行,懈怠沒恒心或起退怯心……一句一句數下來,整整一百句。每一句話的後麵都畫著小格格,小格格的上方注著日期。
我對圓臉和尚說“這有一本沒有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