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後記(1 / 1)

作者後記

郭運菊,老三屆。1969年底下放兵團當知青,4年後返城上學,畢業後一直從事中醫護理工作。

1991至2004年參加江蘇省高級護理自學考試及古漢語研修,自覺實現著向專業及文學領域的進軍。2002年開始從事散文創作,曾出版散文集《花草小居》。相繼獲第5、8屆《晨報文學獎》及中國中醫江蘇行優秀征文獎等。2005年晉升為副主任護師,2010年7月加入徐州作協。多年來堅持閱讀及寫作,350多篇散文、隨筆、小小說即50萬字作品相繼在《徐州日報》《都市晨報》《彭城晚報》《領跑生活》《民族日報》《教育導報》《揚子晚報》《蕭山日報》《淮海晚報》《宿遷晚報》《家庭中醫藥雜誌》《廣西農墾》《石家莊家庭百科》等報刊雜誌發表。2010年度以來,以作品文風的一貫特色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受邀《都市晨報》寫《養生·心語》專欄及《養生課堂》欄目。

著名作家王蒙說:“一個懂文學、愛文學的人,他活著的滋味比別人濃。”我力求筆下的文字細膩唯美,飽含文學、醫學、自然及生活的韻味。

記得有一位作家說自己“除了年紀,什麼都不老。”因為什麼?因為心靈的閱讀和寫作,我深有同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寫作需要一種執著。

周國平說:“什麼是文學?文學是心靈生活的一種方式。一個人認真地傾聽自己靈魂中的聲音,為它尋找語言的表達,這就已經是文學了。”餘光中由衷地讚美:“散文是穿三點式泳裝的姑娘,靠本色感人。”

我的《艾草青青》散文集是從心底湧出的文字。艾草是一種綠色菊科植物,味微苦而辛,生於荒野林緣,耐幹旱貧瘠,主灸百病。以艾草為書名與我的坎坷經曆及從事的醫學職業貼近。這些深情回憶及本色故事,是關乎生命的文字,是我喜愛的語言表達。